新能源汽车电池
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关注者
201
被浏览
396,463

35 个回答

20201217

新能源市场这么大,而宁德时代是带头大哥,在短期内任何时间都是上车的时间。16日收盘,宁德时代市值已经是A股第11了,大家可以看看排在前十的都是啥企业,谨慎发言。


高瓴160块参与百亿定增,锁定期半年,目前获利70%左右了。我打个赌,高瓴这次不会短视离场了。

10%的涨幅就能压一压两桶油…真的新能源王者挑战传统能源的颠覆之战

—————————————————————-

利益相关:坚定投资新能源的电化学从业者。

在我看来,宁德时代是一家挺非主流的公司。业内对其的评价一般都是“很厉害,有前景”,“涨得很好”,但若是深究其成功原因,就少有深度分析,外界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宁德除了必须披露的信息,其他方面守口如瓶,不声不响的闷声发大财,在中国上市公司之中,也算是一股清新的“泥石流”。要知道,现在A股公司大多无限热衷于炒概念,博关注。甚至还有公司花钱请投资者来调研自己,就为了那点曝光度。还有中电电机董事长翻墙偷拍对手工厂,导致股价接连涨停。相比之下,宁德时代绝对是个“非主流”,“杀马特”。

从2017年起,这家公司杀到世界第一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从发家史,技术趋势,背景等多方面阅读各种材料,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在公开市场比我更懂宁德时代的人不超过1%。

算上ATL,曾毓群在锂电行业扎根20多年了。宁德时代并不是属于争强好胜的性格,扎扎实实搞技术,2019年宁德时代以31.46Gwh的装车辆冠绝全球,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但在公众心中却可谓是籍籍无名,这正是我们韭菜前期埋伏的机会。

所以,5月11日的《宁德时代业绩说明会》,作为新能源投资者肯定不能错过的,这次说明会里倒是挖掘出了宁德的董事长曾毓群,不仅是技术过人,还是个“宝藏董事长”。在问答环节充分展示了自己硬核的一面,理工创业者的硬核朋克。

我就来从个人角度上解读一下这个宝藏董事长的硬核回复,从中挖掘到一些价值投资的机会。

一键翻译:不是我们能供应什么,而是Tesla要什么我都能供应。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们宁德全都要。未来Tesla需要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或者其他解决方案,我都会供应。供给范围也不止中国车型,看到我在德国的工厂了吗?那就是要给Tesla德国供应的。

我的观点: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合作都是以10年为单位计算,因为需要长期的磨合,双方投入的成本都很高。所以不会费那么大劲儿只要一个磷酸铁锂的,合作也不只限于国产Model3的。在Tesla的角度,会选择榨干CATL的供应链价值,充分利用这个电池巨头的能量。而站在CATL的角度,也一定会挖掘Tesla的品牌价值用以实现自己的战略野心。所以此次合作中,双方料想会倾尽全力。

预言成真:5月15日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合作160万公里电池技术,或将在中国首发。

未来,特斯拉和宁德时代是个高度绑定的一对,中西两个伟大的公司,看好电动车的话,投资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准没错。

一键翻译:储能的未来很好,快充站都是我们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打通电动车和储能数据的关键枢纽。刀片电池其实就是CTP的一种,而CTP我们四年前就做过了,并且从中挑选了几个最优的方案,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乘用车了,你今天开的车说不定用的就是CTP技术。问刀片和CTP比哪个更好?这是一个品种和一个品类比较啊亲,就像是在问Mate30和华为手机哪个更好用,我很难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宁德时代四年前就掌握了CTP,但宣传少,导致现在很多人拿刀片电池来和CTP来进行比较——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这说明必要的科普和宣传还是需要的,光埋头科研还不够,宁德时代在宣传这方面也是该抓紧布局起来,到时候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起飞,估值一飞冲天。

一键翻译:电池这个东西比较复杂,并非单纯可以拿钱砸出来。质量、可靠性、还有安全问题,没个十几年技术积累不敢自夸专业。问到行业格局,其实现在已经有了阶段性的结果,订单我有,优质产品和充足产能,也都是我这边的优势,连续三年全球第一的水准,你品品。

我的观点:未来电池领域向头部集中,拥有技术,产能的玩家就拥有话语权。这个行业对新手玩家并不友好,先发优势明显。对于新入场者,有钱不一定能砸出声响,没钱就更没有可能了。未来很大可能是两强争霸,一家是宁德时代,另一家可能是LG,松下,三星之间产生。

一键翻译:“无钴”技术宁德时代是有的,而且研发顺利,并已经在想着搞定供应链了。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既然被问到,会在这里透露一些进度信息。因为疫情影响,一季度LG出货量超过了我们,这算是个意外。但路遥知马力,还请看后面的成绩,我们充满信心。

我的观点:今年“钴”算是流年不利,从开年到现在,一直被各路人马嫌弃。行业里流行的,要么就是低钴,要么就是无钴。

事实上,无钴技术并不是什么稀罕技术,各家公司实验室或多或少都有进行研发,但目前为止没有一家能真正搞定供应链,实现商业化。如果没办法实现大规模商用,或者商用后成本无法低于现有产品,那么这个“无钴技术”就仅仅是一个实验室产物,没有商用价值。在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应该算是最懂供应链的头部企业,今天宁德时代放出的消息已经走到“搞定供应链”这个阶段,相信无钴技术商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一键翻译:很多人会向我询问起BYD。刀片电池穿刺视频只是一个方面。以前索尼也做过很多这样的试验,不仅证明不了产品全面的安全性,索尼还因为安全事故退出市场。其实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也是可以通过针刺测试的,只是我们没有大规模宣传,我坚持认为实验室的“滥用安全”,并不真正等价于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安全。在真实使用场景中,针刺能模拟的场景大概率也就只能想到“枪击”,这不是大多数消费者会遇到的场景。

同时,针刺也不能代替泡水、过充、外部撞击等等真实场景,所以我们还是会坚持走我们一贯的“四全”道路(全场景,全周期,全方位,全系统),从真实使用角度保障安全。

我的观点:过穿刺并不稀罕,早在2018年过《大国重器》就展示宁德时代电池过穿刺的画面。说实在的,BYD关于刀片电池的产品宣传,是有些误导消费者的倾向。并非全部三元锂电池都不能通过针刺试验,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就是可以通过针刺试验的(见下方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健的回复),在保证安全这个方面,宁德时代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只是并没有太多做to C的宣传。

一键翻译:智能化和电动化是好CP。在国内,宁德时代和华为的合作,大有作为,敬请期待。同时,我们在海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合作伙伴。

我的观点:华为和宁德时代,从各自领域的号召力、到埋头科研的气质、再到消费者心中的品牌价值,都挺搭的,“中华有为,宁德时代”。

一键翻译:我跟老马聊了,老马说他想自己做电池,我觉得挺好的,他卖他的豆腐脑,我卖我的煎饼果子,而且我们可能还会共同推出煎饼果子+豆腐脑套餐。至于固态电池,真正的固态电池是金属锂做负极的,现在市面上宣传的大多都是伪固态,噱头大于实际。在真的全固态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当然也期待友商一起携手开拓这块充满潜力的新领地。

我的观点:想起了年初特斯拉的广告“新的一年,你们加油吧”,总觉得有种“无敌的寂寞”。另外,回答中暗示了和松下友谊翻船的特斯拉有可能会和宁德时代一起合作电池技术方面的研发,借助现有的力量实现后发优势。

部分预言已成真,“特斯拉与宁德时代联手的160万公里电池”发布,已然验证了这部分。

一键翻译:在电池领域,所谓的竞争已经基本有了结果,订单分配完毕。现在要比拼的是交付能力,谁的交付能力差,谁的市场就可能被蚕食。我们现在在扩充产能就是为了生产弹药,进行决战。

我的观点:在国际市场上该拿的订单都拿了,未来海外会成为主要的业绩增长点。看宁德时代融资扩张的节奏,也确实并不是和博世这种走一个路数的,博世在动力电池领域(48V)还和宁德时代有深度合作。题外话,关于竞争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宁德时代成本高于松下20%属于无稽之谈”——副董潘健的这个回复确实挺硬核的。

关于曾董事长的朋克部分解读完毕,但有一个高频问题——车企纷纷自建电池厂对于电池企业的影响,并没有被回答到,就想加一份彩蛋。看看硬核副董对车企自建电池厂的硬核回复。

一键翻译:整车企业属于机械制造行业,而电池企业属于电化学行业,虽然同属汽车产业链中,但隔行如隔山,造好车和造好电池绝对是两码事。汽车产业链很大,唯有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才能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以CATL的技术实力,持续不断的创新力,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地位,是不担心车企自建电池厂的,反而担心车企因为想跨界要造电池而乱了自己的原有战略。

我的观点: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细分领域龙头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会越来越显著。从宁德时代的现金流来看,预收高、应付高,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明显。都知道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中最贵的部件,车企早就馋的不行了,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由于动力电池领域的护城河较高,车企自建电池厂也都是浅尝辄止,多数采用了合资与参股形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真是“臣妾做不到”。

围观了整场业绩说明会,居然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宁德时代是一家很有野心的公司,搞技术出身的董事长real耿直,干货满满,资本市场出身的副董也是强势助攻。这两人带领下的宁德时代,让人期待,也给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宁德时代还是挺应该更多地和投资者沟通,在技术方面也多做科普和宣传,不要再蒙头苦干了,最重要的是:我跟我妈说我买的宁德时代的股票是做电池的,我妈问我为什么不买南孚的?

编辑于 2020-12-17 15:45

宁德时代的发展速度是因为,前期有汽车企业没有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后期汽车企业或许就不愿意被掐着脖子了。

没有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愿意在宁德时代面前丧失主动权 。

宁德时代,既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顽疾的解药,也被汽车企业视为成长路上的“路障”。

表面上,高额研发投入和规模化优势帮助新能源汽车行业解决了电池续航里程短和成本高的发展难题,本应是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实际上,位居全球销量第一且声称具有10年技术储备的宁德时代却成了汽车企业的隐忧。一方面,为了应对眼前的残酷竞争,不得不与宁德时代合作或采购动力电池;一方面,考虑到自身竞争力和长远发展,不得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筹划自建电池工厂或研发电池技术。

不仅如此,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变革比消费领域更快、更彻底。是否能在技术领域继续引领动力电池的领先优势?是否能够处理好与汽车企业等客户的合作关系?上述任何一个闪失都有可能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将之前积累的竞争优势归零。

尽管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和营业收入位居全球第一位,但是并没有任何可以懈怠和喘息的机会。

·最好的时代:宁德时代力压群雄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浪潮将宁德时代推向了动力电池霸主的地位。不管是产销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宁德时代都已经超越了国内外的同类竞争对手。



创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前身是消费锂电ATL的动力电池事业部。如今,宁德时代的业务范围已经覆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是宁德时代最大的业务板块。2019年的营业收入中,动力电池营收385.8亿元,占整体营收的84.2%。



2017年至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2019年的全球出货量达到40.25GWh,同比增长57.38%,远超第二名日本松下的28.1GWh。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市场,宁德时代为工信部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下4600多款车型中的1900多款车型配套,覆盖比例高达41.5%,是配套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供货对象覆盖主流豪华、合资、自主和新造车势力等汽车品牌。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强研发和低成本支撑起了宁德时代的现有业务版图和未来的发展道路。

在成本方面,公司公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不含税的平均售价已经下降至0.94元/Wh,累计下降67.4%,相比于2018年下降18.1%。累计下降幅度超过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孚能科技,目前售价高于孚能科技的0.885元/Wh。不过,宁德时代的毛利率为28.45%,高于孚能科技的21.5%,低于国轩高科的33.4%。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建表示,在材料开发、电芯和系统设计上,宁德时代通过技术和创新手段,具备降低成本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宁德时代在全产业链进行深入布局,涉及矿产、原材料、电芯、电池包和回收利用。在动力电池的上游环节,宁德时代通过股权投资、采购长单等形式,参与到锂、镍、钴等金属资源开采及加工领域;中游环节,增加关键正极材料领域的投资建设,依靠宁德邦普和屏南工厂,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和品质;下游环节,在国内启动动力电池回收网点铺设,在国外投资设立回收利用基地,加速推进电池回收业务的布局。



同时,动力电池的成本构成中,材料成本占比63%,人工成本占比13%、折旧和摊销成本占比8%。产销规模优势和国内低人工成本,对于宁德时代来说,一方面提高了竞争优势,一方面提高了毛利率。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净利率为9.56%,远高于LG化学-5.4%的营业利润率、松下AM-2.29%的业务营业利润率、三星-0.72%的营业利润率。

技术领先性方面,宁德时代已经率先量产811体系产品,开始批量生产高性价比的LFP产品,新一代CTP产品开始在重点客户上落地。其中,宁德时代的NCM811电芯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80Wh/Kg,仅次于松下的NCA21700的300Wh/Kg。除了现有技术之外,面向未来,无钴电池和固态电池是业界研发的重点。对此,宁德时代已经有技术储备,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处于搭建供应链的阶段。在固态电池方面,很显然,宁德时代尚无明确地技术进展。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的表述是:“对于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宁德时代也将持续进行前沿研究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同时,曾毓群补充说:“电池技术的革新分为结构创新和电化学体系的创新,宁德时代在这两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和长时间的研发,根据我们的技术路线,目前的技术储备在10年左右。



技术领先、电池成本低、产销规模大,三者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目前,宁德时代的客户数量与LG已经不相上下,包括特斯拉、宝马、大众、日产、通用、本田、戴姆勒、现代起亚、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品牌。

·最坏的时代:每天都可能被颠覆

2020年一季度,LG化学和松下分别以27%和26%的市场份额超越宁德时代。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以17%的市场份额大比例落后于两名竞争对手。

在2019年,LG化学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超越比亚迪之后,韩国证券分析师认为,LG化学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只是时间问题。对此,曾毓群不以为然。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他回应称,国际市场的汽车客户工作流程,从和客户联合开发产品A、B、C样到量产,需要36-48个月不等的时间周期。一般情况下,客户在第二样品阶段开始定点。目前,很多项目的定点已经结束。在与松下、三星SDI、LG化学的国际市场定点竞争中,宁德时代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他认为,没有动力电池厂商能够轻松绑定客户。客户接受的是有性价比、竞争力和能够让客户的产品在市场中体现价值的产品。

技术、质量和成本的马太效应正在愈发明显,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仅仅是国内市场,动力电池厂家的数量就从2016年的200多家缩减到2019年的69家。然而,能够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只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市场集中度为68%。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5的厂家分别是宁德时代、松下、LG化学、比亚迪和三星SDI,合计市场份额为76%。

得益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动力电池领域越来越像是高手之间的游戏。然而,可怕的是,每天都可能被对手颠覆。2020年一季度,原来排名第三的LG化学依靠供应特斯拉的订单,一举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市场的第一名。这并不是一个个案,而是表明国际市场的重要性。

海外市场发展迅速,将提升国际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2016至2019年,海外市场动力电池的装机量每年同比增速均超过国内市场。其中,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16.7GWh,同比增长17%。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与海外市场基本相当,分别是54.6GWh和62.1GWh,但国内市场的同比增速仅为9%,远低于海外市场的27%。2020年一季度,海外市场反超国内市场,装机量为14.61GWh,是国内装机量5.69GWh的2倍多。这也是韩国证券分析师预测LG化学将超过宁德时代的依据之一,海外市场开拓不足且面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在海外市场,宁德时代并非没有布局,只是目前还不成气候。2019年,宁德时代的首个海外工厂在德国动工,预计2022年可实现14GWh的产能。

不仅如此,随着政策放开,国际动力电池厂商也将大举进入国内市场。2019年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这意味着国外动力电池厂商在中国市场拓展业务将受此约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更加充分地市场竞争,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增大了行业从业者的竞争压力。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宁德时代的营收水平和净利润都有明显提升,但是毛利率却下降明显,从2016年的44.84%下降到2019年的28.45%。宁德时代财务总监郑舒表示,宁德时代的应对措施是:“公司主要从提高产品性能和能量密度、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良率,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生产,与产业链达成深度合作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不过,从目前三元锂电池的技术特性和成本结构来看,电芯能量密度已经到了瓶颈环节,降低产品成本依靠减少钴元素的使用量。因此,眼前能看得到的未来就是无钴电池和固态电池。在这两个领域,宁德时代有所准备,但是面临挑战。

无钴电池分为两种,一种是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一种是二元的镍锰酸锂。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推出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该款电池的优势在于体积能量密度提升30%以上,物料与人工成本等下降30%,散热性能更好。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声称:“刀片电池”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技术优势容不得半点动摇。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曾毓敏回应称:“刀片电池是我们2016年量产的CTP结构创新概念中的一种,我们已经选择并量产CTP结构创新里最优的几种,比如CTP-0、CTP-1、CTP-2。”言外之意,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技术优于比亚迪。同时,曾毓敏指出比亚迪对刀片电池的针刺试验并不能反映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颇具挑衅的隔空回应:“不服,你也来扎一下。”两人的互动侧面表明了技术竞争的激烈程度。



2020年5月18日,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发布全新薄片式无钴电池。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再次加剧。无钴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达到265Wh/Kg,接近宁德时代NCM811三元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的280Wh/Kg,但是成本下降5%-10%,而且不再受钴材料的限制。2021年6月和下半年,蜂巢能源将分别推出能量密度为245Wh/Kg的115Ah和240Wh/Kg的226Ah两款产品,其中第二款搭载车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880Km,远超现在市面上的纯电动汽车产品。

无钴电池对宁德时代的技术威胁远超刀片电池。曾毓敏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但是,宁德时代仅仅是有技术储备,处于正常研发状态。

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与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一样,都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不仅可以供货给母公司,还积极推动外销。这也就是意味着,蜂巢能源和弗迪电池,一边减少了宁德时代的客户量,一边还要去抢夺现有的客户资源。

·利益博弈:没有一家汽车企业愿意丧失主动权

宁德时代的对手不止是动力电池厂商,还有合作伙伴汽车企业。

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高层表达的观点始终围绕两点,而且都与宁德时代的竞争力密切相关。其一,宁德时代有10年的技术储备,依然能够引领行业发展;其二,借助技术创新和人力优势,宁德时代有信心在符合动力电池毛利率降低的趋势下依然保持较高的行业水平。第一点说给合作伙伴听,第二点说给投资人和股民。归结到一起,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拥有行业主导权和市场主动权。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宁德时代的强势让汽车企业坐立不安。产能供应、市场节奏和产品差异,每一项都事关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特斯拉与松下的合作案例,为行业敲响了警钟。2016年,特斯拉与松下合资建立电池工厂,借助松下电池较高的能量密度,迅速打开市场并奠定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然而,到2018年,特斯拉Model 3交付速度加快之后,松下却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扩大电池产能。以至于Model 3产能不足,马斯克直言不讳,说Model 3产能提升缓慢,主要是因为松下电池生产节奏太慢。为了摆脱单一动力电池厂商的限制,2019年10月,特斯拉宣布与LG化学合作,为中国生产的产品供应电池。同时,特斯拉决定自建电池厂,解决产能问题,也能更好的适应全球市场的扩张节奏。

全球汽车企业纷纷加快自建电池工厂的节奏。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越快,汽车企业主动掌握供应链的愿望就越迫切。同时,动力电池的供应问题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德国政府向3个电池联盟组织提供了10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德国汽车企业自建电池工厂,减少汽车企业对亚洲动力电池厂商的依赖。法国政府的重视程度也非常之高,总统马克龙表示:“我不能看着我国电动汽车配装的电池全部来自亚洲厂商。在电池方面,我们需要给欧洲敲响警钟。”

目前,汽车企业在动力电池供应方面有三种解决方案:第一,短期规划,汽车企业向动力电池厂商直接采购;第二,中长期规划,汽车企业与动力电池厂商建立合资公司;第三,长期规划,汽车企业自建电池工厂或入股动力电池厂商。每一种业务模式都会削弱宁德时代的市场优势,冲击其霸主地位。



即便是直接采购,除了宝马全部订单交给特斯拉之外,主流汽车企业都有不止一家动力电池供应厂商。因此,即使是技术和成本优势达到业界最高水平,出于产能供应能力和议价能力的角度,宁德时代也至少存在2-3家行业竞争对手。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分别与国内六家汽车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提前锁定部门动力电池订单。具体来看,利弊共存,提高了产销规模,却降低了毛利率。不过,合资公司也并非能够形成牢不可破的供货关系,特斯拉与松下共建工厂但后期利益诉求不一致,依然出现破裂。曾毓敏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除了价值,没有什么可以绑定客户。



不仅如此,建立合资公司只是汽车企业的权宜之计,长远计划依然是自建工厂。至今为止,德国三大汽车企业均已布局自己的动力电池工厂。其中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欧洲自建固态电池工厂,将在2024-2025年实现量产。戴姆勒计划投入10亿欧元打造覆盖三大洲的8家动力电池工厂。宝马分别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5月实现沈阳铁西工厂动力电池重新正式投产和二期项目扩建动工。国内汽车企业,除了比亚迪、长城已有动力电池技术和生产能力之外,吉利也已布局自建工厂,设立湖北吉利衡远新能源科技公司,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

来自汽车企业的冲击,宁德时代并不畏惧。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健认为,“公司始终相信专业分工的优势,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所牵涉的技术,人才和经验积累与整车研发制造差异很大。我们坚信最终宁德时代的长期专注,创新能力,制造经验和规模带来的产品品质,成本优势和服务在全球范围上会越来越凸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整车厂也会做各种尝试,包括可能自建部分的尝试,我们不抵触也不担心,做好自己的事,电动车产业是个长期的发展。”

然而,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汽车并未知难而退,一边涉足技术研发,一边进行资本收购。

国际市场,宝马、福特、大众、戴姆勒等国际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固态电池研发,而且向Solid Power和QuantumScape等固态电池企业投资并成立合资公司。丰田与松下建立合资公司,生产动力电池不仅供应丰田,还将对外开放;国内市场,吉利汽车成立吉利科技集团新能源电池研究院,目的在于掌握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主导权,同时收购LG化学南京工厂。大众汽车集团入股国轩高科等。

技术领先、成本优势和产能规模,看似牢不可破的护城河并不能让宁德时代高枕无忧。每项优势背后的收益规模和竞争优势都值得汽车企业全力以赴,争取动力电池技术和供应链的主动权,从而赢得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大的话语权。

发布于 2020-05-21 09:08

不仅过去快,未来可能还会更快,让我来给宁德算算命:

1、与LG 松下的竞争

普遍认为LG、松下进入国内后,宁德将会面临竞争压力,甚至有观点说份额会从世界第一跌到第三。依据是LG、松下有技术优势,证据则是一份瑞银2018年的报告。这份报告的错误在于拿了宁德落后的一款523电池与别人的622/NCA/111作对比,缺少参考价值。我的观点是制造业的钱还真只能中国人挣,我们搞金融搞创新都不行,制造业您别和我们比。

说几个事实

1.1、宁德计划2020年量产811,实际是2019年中批量供货,LG计划2018年量产,最新的计划是2020年。

1.2、宁德2019年9月推出CTP技术,比亚迪2020年1月推出类似的刀片技术,特斯拉2020年2月透露了类似的计划,预计详细细节在4月份电池日公布。

1.3、宁德世界份额第一,但可见的电池起火报道只有蔚来一例,并且貌似主要责任在蔚来的pack,看看份额第二的松下特斯拉。

1.4、宁德2019年研发费用超过LG和松下。

1.5、宁德一年四十个小目标的利润,LG和松下还在亏损。

1.6、在中国,宁德的工资待遇大约是松下和LG中国籍员工的1.5倍,松下和LG外籍员工的工资待遇大约是中国籍员工的10倍,LG在其本土的工资待遇大概是宁德员工的4倍。

1.7、宁德的月加班时间大约是200小时,LG严格遵守劳动法五点钟下班。

1.8、宁德是曾毓群,无需解释,LG是辛学喆,刚加入LG,之前在3M工作了35年(看看3M现在的股价)。

1.9、LG在疯狂扩张产能,产能规划规模世界第一,但其现有产能的利用率不足50%,宁德是73%。

1.10、宁德的工厂在宁德、溧水、宜宾,成本低,劳动力丰富。


说观点

LG自身的困境被严重低估,韩国整个国家都把动力电池当做半导体、屏幕之后的国运在赌,所以疯狂的扩张产能,但技术没有优势,成本远高于中国,造成产能闲置,一直不能盈利,所以临阵换帅,但新帅既不了解电池,也不了解企业,预计未来可能会更麻烦。

宁德是从中国几百家锂电池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这几百家并不都是酒囊饭袋骗补贴的,有些还是很能打的,照样被宁德挑落马下,可以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的战略、技术、成本、经营优势极为明显,与其说宁德要担心LG松下来中国抢他的饭碗,我更替LG松下担心宁德要杀出去抢他们的饭碗。

2、宁德的成本控制能力

17、18年卖锂、钴矿的赚钱,19年不赚钱,现在普遍预计未来卖矿的又要赚大钱,原因是需求会大幅增加,先不说行业在迅速低钴无钴化,单说说参与者的谈判地位。原来几百家锂电池企业,七八家卖锂钴的,当然是卖矿的强势,现在呢,如果市场上就剩下三家电池企业了(看看中国钢铁企业大型化之后的铁矿石价格),知道51%的市场占有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想涨价,还没张嘴呢,宁德的大耳刮子就已经抽你脸上了。

3、电动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

在性能、对智能驾驶的支持上,电动车占优。经济性目前已经接近,关键是燃油车一百多年了,高度成熟,成本没有下降空间了,电动车才刚开始,规模还没起来,成本还在迅速下降。

编辑于 2020-02-15 11:59

宁德时代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冠军,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和销售商。在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最新公布的2023年1-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中,宁德时代毫无疑问再度登顶。SNE Research认为,全球电池行业的格局在一段时间内似乎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中国企业的主导地位预计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尽管宁德时代面临众电池厂商的“围攻”,但短期内也难以被其他厂商替代或复刻。

宁王独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SNE Research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2月,全球 电动汽车(EV、PHEV和HEV)电池装机量为75.2 GWh,同比增长39%,延续了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增长趋势。

其中,宁德时代依然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独占鳌头,是唯一一家市场份额超过30%的电池制造商。不过,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同比增幅仅为34%,远远不及去年100%-200%的同比增幅,市场份额也下滑1.2个百分点至33.9%。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的增速放缓也冲击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不过宁德时代并未坐以待毙,似乎试图凭借“锂矿返利”计划绑定理想、蔚来、极氪等多家战略客户,以此来击退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

相比之下,比亚迪进一步拉开了与LG新能源的差距,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蝉联亚军。比亚迪的装机量同比大涨122.6%,市场份额也从11.3%增至18.2%。根据SNE Research预估的数据,2023年前两个月,比亚迪在全球的电动 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7%至35.2万辆,而特斯拉同期销量的涨幅仅为55%,比亚迪仍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依托全球电气化趋势和规模化效应,比亚迪成功跻身全球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前列。

图片来源:LG新能源

日韩电池巨头位居榜单第3至6名。LG新能源的装机量同比增长3.4GWh,市占率基本持平,今年连续两个月位列第三;得益于特斯拉的销量大幅增长,去年增长疲软的 松下在今年开局良好,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同比增幅甚至高于宁德时代;SK On的装机量增幅仅为3.8%,是榜单中增幅最小的电池企业;相比之下,三星SDI则是日韩企业中增幅最大的电池厂商。

中国二线电池厂商仍然排在榜单Top 10的末尾,与规模较大的厂商相比,今年将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希望跻身全球前五的中创新航开局不利排名第7,装机量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市场份额减少1.1个百分点;国轩高科的装机量同比下跌8.2%,是榜单中唯一一家呈下跌趋势的厂商;亿纬锂能的装机量同比涨幅高达73.9%,市场份额逼近国轩高科;欣旺达的装机量小幅增长17.5%,但市占率下跌0.3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六大电池厂商的市占率高达60.7%,高于去年同期的57.1%,主要得益于比亚迪的市占率增长6.9个百分点;日本电池厂商的市占率也微增0.6个百分点至10.4%;但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市占率较去年同期减少了0.2个百分点,约为23.7%。

宁德时代短期内难以被取代或复制

SNE Research认为,全球电池行业的格局在一段时间内似乎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中国企业的主导地位预计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彭博社的专栏作家Anjani Trivedi的看法与SNE Research也很类似,她认为短期内没有企业能与宁德时代竞争,甚至全球电动化的转型也取决于宁德时代。Trivedi还认为,没有宁德时代的电动化之路并不容易。宁德时代不一定需要福特汽车和特斯拉,但急于迅速实现电动化的美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制造商一定都需要宁德时代。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近几个月来,有关宁德时代将与福特汽车和特斯拉等合作伙伴进军美国市场的消息掀起了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转向一家多年来主导市场的中国公司也引起了一个更广泛的疑问——它是如何让全球车企对它的依赖如此之深?又是如何成功地将自己的定位打造成全球电动化进程中如此重要的齿轮?

许多人认为,宁德时代目前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强势地位来自其庞大的规模。宁德时代支持务实的技术,开拓有针对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越来越低的价格开发可行的生产市场,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等众多车企的电动汽车都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但是,Trivedi认为宁德时代强势地位的关键是其扩大产品和制造设施规模的方式——授权知识产权和收购少数股权。在可能的情况下,宁德时代建立了大型工厂,并投资原材料矿山来牢牢控制供应。宁德时代已深入价值链,并支持小型电动汽车公司。宁德时代创建了一个由合作伙伴和工厂组成的庞大全球帝国,使其成为全球 电气化转型中几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其次,宁德时代的“出海”布局也为其在市场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据悉,2022年宁德时代的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76%,占其总营收的近四分之一。宁德时代最雄心勃勃的国际项目位于欧洲,欧洲监管规则的收紧加速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储能产品的前景依然光明。宁德时代已经在匈牙利和德国设有工厂,正考虑在该地区建立第三家工厂。美国虽然不是宁德时代优先考虑的国家,但也没有完全被忽视。2020年,宁德时代在肯塔基州格拉斯哥(Glasgow)购买了一家工厂,投资了近1亿美元,计划雇佣约350名工人。宁德时代在美国出台《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之前就进行了这一布局。两年前,宁德时代还在底特律开设了北美第一家销售网点。

除了欧洲和美国,宁德时代也在全球其他地区布局电池业务。在日本,宁德时代与丰田汽车子公司大发汽车(Daihatsu Motor)合作供应电动汽车电池;在印尼,宁德时代已向一些印尼国有镍矿商投资近60亿美元;在电动汽车发展滞后的泰国,宁德时代正将专有技术授权给泰国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巨头PTT Pcl的子公司Arun Plus Co.;在玻利维亚,宁德时代正在协助开发尚未开发的锂资源。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此外,宁德时代在汽车和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还缘于其他因素。从其他电池制造商的努力中可以明显看出,大规模生产优质电池并非易事。宁德时代现在建造的每一家工厂成本都更低,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实际上也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还牢牢把控着研发活动。预计到明年年底,宁德时代的电池产能将最高增长至800 GWh,较2022年底增加一倍多。宁德时代为此花费了480多亿元人民币,并巧妙地调整了大宗商品定价合同,提高了利润率。宁德时代拥有5500多项国内专利和1065项国际专利,并且一直在通过法律手段大力保护其知识产权。

不过,宁德时代的扩张也并非一帆风顺。过去六年里,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已经从2017年的43.7%下降至去年12月的20%。然而,利润率与市场份额之间始终是需要达到平衡的。长期以来,投资者一直担心利润率下跌是否最终会阻碍宁德时代的增长,因此宁德时代最近调整了电池定价,这将有助于更广泛地降低成本。

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加上其“触角”牢牢扎根于世界各地,宁德时代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取代或被复制。

发布于 2023-04-13 15:11

注意!本文只谈八卦,不聊技术!


今天,小雷将撇开宁德时代那些枯燥无味的NCM523、NCM622、NCM811电池产品不谈,聊聊宁德时代这家公司如何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以及后续发展的“八卦历程”。当然,想要成为行业龙头这件事到底有多困难、有多传奇,我们可以先来举一个栗子:位列世界500强企业榜首的沃尔玛创立于1962年,直至1991年成为零售行业的顶级大佬,一共用了33年。


而2011年12月才成立的宁德时代,登顶动力电池行业出货量榜首只用了5年时间。对比起来,宁德时代发育的速度是不是相当恐怖?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能支撑起宁德时代彪悍的成长过程。

来自“父辈”的支持

说起宁德时代的极速发育,那肯定得谈谈它的背景了,这也是宁德时代成立的资本。宁德时代虽然是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新公司,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初出茅庐的新人。


宁德时代全称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CATL”,它实际上是脱胎于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的一个动力电池部门,它的大部分高管都来自ATL公司。相信到这里大家都能看出一些端倪了吧?没错,他们俩其实相当于一对“父子”关系。




ATL是一家消费电池企业,它的发展速度比宁德时代更为夸张。它于1999年成立,在2001年开始为苹果公司供应电池,随后不久就成为消费电池领域的龙头老大,所以可以说宁德时代的发展速度是带“祖传”基因的。




2012年,华晨宝马为了开发旗下的之诺纯电动汽车,在国内招标动力电池的供应商,而宁德时代凭借着“父辈”公司在电池领域的老资历,进入华晨宝马的视野,并且最终成功入选,成为当时国内首家把动力电池卖给合资企业的生产商,为宁德时代后续与车企合作埋下了经验和基础。

2013年,宁德时代接到了宇通客车的订单,为其开发动力电池;2017年,宁德时代相继在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成立子公司,并与上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也在这一年里,宁德时代成功超越松下电器,成为出货量最多的行业巨头!




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之后又与吉利、一汽成立合资公司,在四川也成立子公司,并且建立新能源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产能。宁德时代的产能在2018年的时候还只有21.18GWh,2019年则提升到了40.25Gwh,产能翻了将近一倍!

当然,宁德时代不止是“拼爹”那么简单,它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时势。

靠“钻空子”得到的生存机会

在宁德时代出现之前,比亚迪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是由于此前比亚迪的电池并不对外出售,导致市场上对动力电池仍有不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宁德时代的生存空间。

比亚迪涉足的动力电池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这种电池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缺点就是能量密度较低,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冬天开个车走远一点的话,还要担心能不能开回来。

宁德时代则以能量密度高、重量较轻的三元锂电池为主。这种电池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缺点,再加上比亚迪闭环的动力电池供应模式留下不少市场空缺,也自然而然让宁德时代更受市场欢迎。


当然,三元锂电池的缺点也同样致命——安全性并不怎么强,遇到高温或者剧烈碰撞的时候容易起火爆燃。

时势造英雄

小米的创始人、跨界歌王雷军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用在宁德时代身上正合适,果断把握住了机遇,抓住了政策补贴的红利,这也是宁德时代能够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2015年3月,工信部为刺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布了一份《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且列举了一份“动力电池白名单”。其核心内容总结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动力电池以能量密度为王,以中国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为主力阵容


这一政策不但把采用日韩企业动力电池拒之门外,还对能量密度本来就不高的磷酸铁锂电池造成了直接的打击,给比亚迪输出了至少10万点伤害;而以三元铁锂电池为主,在国内地位仅次于比亚迪的宁德时代又借着这股政策带来的春风,迎来了它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宁德时代在两年内就拿下了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榜第一的宝座,登顶榜首

“白名单”取消,宁德时代将迎来新的危机?

“白名单”本质上是政策吹来的一股春风,那这场春风就总有停下来的时候。2019年6月21日,工信部取消了这份“动力电池白名单”,重新对外开放了动力电池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国外的那几家动力电池巨头能够再次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再次变得风起云涌。

宁德时代则早就想好应对这种局面的方法,不过从现在看来,这种做法颇为“流氓”:与各个车企建立合资公司。这种方式从前期来看确实是可以达成“双赢”的局面,但是从实质看来,这无疑就是赤裸裸的“捆绑销售”。不过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宁德时代对未来形势的预判确实有独到的见解。



2020年3月29日,宁德时代再次与蛰伏已久的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战场”上交锋,比亚迪刀片电池面世,也再次让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三元锂电池最大的对手。至于这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重启的“战争”,看官们可以回归小雷之前写的《 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瑜亮之争谁将胜出》,当中会有这场PK的最终定论。


关注雷科技(ID:leitech),我们关注科技、关注互联网,在这里任何热点新鲜事,都能一网打尽。

发布于 2020-09-30 15:06

1、技术实力强:

宁德时代核心团队出自atl,世界最强的消费锂电池企业,动力电池的研发经验也积累了十几年,厚积薄发。

2、正确的技术路线:

宁德时代一直坚持三元和磷酸铁锂并重的技术路线,三元主打乘用车,磷酸铁锂主攻公交车、物流车等,两方面都是业内顶尖。

作为对比,主要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却错误估计了动力电池的未来技术路线,错失了三元市场。

3、较早对接国际车厂

宁德时代跟宝马的合作,对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大大拉开了与其他动力电池企业的差距,打开了国际市场,拿下大半顶尖车企订单。

4、动力电池限韩令

韩国厂商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巨大的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韩国厂商不惜采用低于成本价的方式进行倾销,试图一举打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市场垄断。中国政府适时出台限韩令,不允许采用韩国动力电池的车辆上目录,给了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几年的战略发展期。宁德时代正是在这几年间飞速崛起。

发布于 2020-08-09 16:23

让我们通过解读宁德时代2019年年度报告,来看看宁德时代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吧。

写在前面:
2020年4月25日凌晨3点,宁德时代公布了2019年度的财务报告。宁德时代在加班的想必不只是财务部和董事会办公室,不然这个动力电池界的独角兽如何交出让投资者如此满意的年终答卷呢?笔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圈点这份财报:

1- 宁德时代2019年年报会计政策和估计风向偏保守和谨慎:
(1)开发支出“零资本化”,这在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均属罕见;(2)固定资产折旧综合年限6.28年,大幅度低于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3)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更符合自身情况而且不失谨慎;(4)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综合比例8.39%,较去年降低,但影响金额有限。

2-分解盈利能力(ROE与杜邦分析法)——毛利换周转,但架不住财务杠杆收益为负:
(1)宁德时代2017-2019年利润率下降明显(包括毛利率和净利率),但仍旧显著高于同行竞争者;(2)2017-2019年宁德时代营业资产周转率显著提升,对冲了销售利润率的降幅,从而营业资产收益率保持高位水平;(3)但由于近两年净负债为负导致财务杠杆收益为负,净资产回报率从2017年的18%降低至近两年的11%左右。

3-展望未来:利润率持续降低是大概率事件,宁德时代维持甚至提高ROE的关键在于:继续提高长期资产周转率、提高财务杠杆收益率

4-盈利可持续性:直接补贴对宁德时代盈利影响有限,财报提请注意四大风险。宁德时代研发继续加强投入,笔者看好宁德时代继续保持优等生身份。

提请注意:本文内容局限于宁德时代2019年财务报告重点解读,专注于会计分析财务分析不涉及前景分析和估值


一、会计分析与大浪淘沙:保守的会计政策
任何不搞会计数据去伪存真的财务分析都是耍流氓。在拙作“宁德时代的保守会计政策——国产动力电池四强的研发和折旧”中,笔者已就宁德时代的保守会计政策做出说明。由于彼时2019年年报数据尚未公布,在此对上文中的结论以2019年数据重新验证,并新增资产减值和其他综合收益情况分析。

(一)开发支出“零资本化”
2019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支出29.92亿,占营业收入457.88亿的6.53%、占归母净利润45.6亿的65.61%

打开2019年宁德时代的财报,无论是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还是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开发支出”一栏都是空白的。也就是说,2019年宁德时代再次选择研发支出100%费用化处理。

让我们再看看同产业链其他公司近几年的资本化情况(国轩高科2019暂未公布年报):


在2019年,比亚迪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33%,较前两年的40%有所降低;亿纬锂能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4%,较前两年的20%也有所降低。都趋向保守,不过宁德时代一直以来的“零资本化”就更胜一筹了

(二)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估计变更
2019年宁德时代财报中“重要会计估计变更”一栏,注明了2019年宁德时代“对基于早期技术开发的动力电池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进行变更,年限由5年变更为4年,……,根据变更后的折旧年限,增加本公司折旧7.58亿元,对公司2019年净利润的负面影响不超过6.45亿元。”

笔者再次估算了宁德时代和其他两家动力电池供应商的综合折旧年限。宁德时代的综合折旧年限由2018年度7.37年降低为2019年的6.28年。亿纬锂能2019年综合折旧年限是16.56年;国轩高科2018年综合折旧年限是16.94年(2019年暂未公布年报)。宁德时代依旧在最保守的第一线,而且还是大幅领先。


这里笔者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财报中宁德时代说负面影响不超过6.45亿元?为什么不是精准数字,而是用了一个“不超过”呢?(答题纸在评论区,请踊跃作答)
虽然报告中说,是针对基于早期技术开发的动力电池生产设备缩短了折旧年限,这种主动请缨加速折旧的行为还是值得点赞的。

(三)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1-2019年底应收账款增幅33.96%,低于营收增幅(54.63%);84亿应收账款中有82亿账龄在一年以内,针对该部分应收账款宁德时代计提了0.34%的坏账准备。笔者又要问了,一般来说预计损失准备率都是整数,比如我们来看亿纬锂能的坏账计提的会计估计方法:


上表清晰明了,而且亿纬锂能可谓坏账计提领域的保守小王子。如果我们在宁德时代财报中CTRL+F“应收账款组合”可以查阅到这样一段话:“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逾期天数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再看看宁德时代2019年按应收账款组合计提的坏账准备结果:



笔者认为:整体上来说,宁德时代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更符合自身情况而且不失谨慎。

2-2019年存货增幅62.24%,高于营收增幅(54.63%)。参考2018年和2019年动力电池产销量及其库存量。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库存量都在当年生产量的20%左右,2019年产销量和库存量同比增幅较为同步。笔者认为,通过这个数据可以判断宁德时代不存在大量存货积压问题。



再来看看2018-2019年两个年度宁德时代期末存货构成和各类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



2019年存货账面原值125.29亿,计提跌价准备综合比例为8.39%,该比例较2018年的9.75%有所下降。其中:原材料计提比例由25.61%下降至15.92%;库存商品计提比例由20.84%下降至10.39%;发出商品计提比例由2.66%下降至2.00%;自制半成品计提比例由9.23%下降至7.34%。如果各类存货按照去年同样计提比例,2019年将增加资产减值损失1.7亿,占归母净利润45.6亿的3.7%。

笔者并不会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下降就一定是变得更为激进,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世忠老前辈有云:“没有基础战略分析,任何对会计政策和估计的评价都是武断的”。笔者并没有深入了解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库存余量对应的订单情况,2019年的跌价准备计提的比例降低,可能是基于跌价风险降低做出的合理调整;当然也有脱离客观事实人为操纵的可能性,但是鉴于影响金额并不是很大,在此笔者不再深究。

(四)你可能遗漏掉的其他综合收益
2019年宁德时代财报中,合并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一栏9.58亿(而且全额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一栏6.21亿。因为金额比较大,其中“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高达8.5亿。占了归母净利润45.6亿的18.64%。这块到底是什么东西呢?CTRL+F“其他综合收益”,找到报表附注,主要是现金流量套期储备,说实话笔者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大金额的套期储备。摸索了一下,这个金额是和“金属远期合约和远期结售汇合约”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类虽然也属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但和大家知道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两码事,以后这部分金额会计入存货成本,然后才随着存货卖出进入损益。



二、概览2019年宁德时代的营收与盈利
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457.88亿元,同比增长54.63%归母净利润45.60亿元,同比增长34.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78%,较2018年提高1个百分点。另外,今年储能系统创造营收6.1亿,占比增加到了1.33%,当年增幅221.95%
笔者一直认为,数字只有对比才有意义。否则容易“没有感觉”。让我们来看看历史数据、整个行业及其中的竞争者的情况。做几个简单的对比:

(一)2019年动力电池行业装机量62.38GWH,同比增幅9.65%;而宁德时代装机量32.31GWH,增幅37.37%。(年报中公布的数据为40.25,统计表中的数据笔者是之前在网上爬的,有所差异,但不影响对比趋势)宁德时代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二)2019年宁德时代年报中公布动力电池系统增幅57.38%;但毛利率最近三年逐年下降,宁德时代2017、2018、2019年的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分别为:35.25%、34.1%、28.45%

亿纬锂能在2019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增幅43.44%,也是个不错的优等生,但其毛利率只有23.76%(2016-2019常年如此)。相较而言,宁德时代虽然毛利率出现下滑,但相比同业还是技高一筹。

(三)衡量盈利能力的终极指标ROE在2019年并没有出现下降,反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18年的11.75%升高到12.78%。但都大幅低于2017年的18.99%


三、分解盈利能力ROE:毛利换周转,但财务杠杆收益为负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公司业绩增长与盈利能力的全面指标,衡量管理层运用公司股东投入的资金创造收益的好坏。在杜邦分析法中,净资产收益率被分解为(1)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销售净利率、(2)衡量企业投资管理水平的资产周转率和(3)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杠杆收益。传统杜邦分析在雪球上每个公司都有专门的计算结果,很方便查询。笔者的计算可能会和其他地方的计算结果有差异,均源于数据口径差异(比如资产使用期末数还是平均数、没有考虑新增股票等的摊薄影响等)导致,但相差不会很大,不影响分析效果。

传统杜邦分析和使用管理报表改良之后的杜邦分析,差异主要在于后者将运营资产和金融资产分离,更为科学客观的展示了公司的运营能力和财务能力。相信很多朋友们知道传统的杜邦分析法,笔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了管理报表和改良版本的杜邦分析法。之所以在本文使用这些,并非为了掉书袋,因为这些方法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它们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宁德时代经营状况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后续的经营状况做出预测。

(一)评估经营管理水平、投资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传统杜邦分析)
笔者先给大家看一下2017-2019年宁德时代传统杜邦分析法的几个构成要素的情况:




2019年销售净利率下滑1.5%个百分点,但总资产周转率的小幅度提升和权益乘数的提升,使得当年净资产收益率实现了微增。(但这个结论在改良之后的杜邦分析法中就被推翻了,详见下文

从销售净利率的分解来看,2017-2019年,销售毛利率逐年下降,从36.29%降至29.06%;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三费占销售收入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从18.77%下降至15.25%;近几年财务费用为负数,说明利息收入高于利息费用,手头存款有点多。这也是后文中提到的财务效率低下的同源产物。

(二)评估经营管理水平、投资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改进杜邦分析法)
同样地,笔者将2017-2019年宁德时代的杜邦分析(管理报表-替代方法)下各个节点的指标计算情况汇集在下图中:



从上图可以看出:
1-营业资产收益率在2017年-2019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2019年营业资产收益率高达20.15%,高于2018年的17.93%和2017年的19.85%。

2-高周转和低毛利(周转换毛利)
虽然近三年营业资产收益率差异不大,但税后经营业利润率在三年内从19.55%一路下滑到8.68%;而与此同时,营业资产周转率在三年内从101.48%上升至219.31%。即:2017-2019年,宁德时代虽然利润率大幅下滑,但是资产周转效率大幅提升,因此营业资产创造营业利润的能力(营业资产收益率)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3-营业资产周转率大幅增长的关键因素:
笔者整理了宁德时代近几年的短期营业资产(营业运营资本)和长期营业资产情况:



(1)营业营运资本基本为零
2015-2019年,宁德时代营业营运资本逐年下滑,2018年一度将为负数。这说明,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在增加,向上游的占款(应付账款)甚至超过了下游的占款(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款之和。这是营业资产周转率大幅增长的关键因素。

(2)长期资产周转率并近几年保持稳定
近几年处于业务扩张期,每年固定资产的增幅明显(2019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增幅60%;在建工程增幅23%、无形资产主要是买地,增幅70%)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掩盖了长期资产周转率的提升在可期的将来,毛利率进一步下降是大概率时间,宁德时代资产周转率的提升将是维持甚至是提升盈利能力关键要素之一。而另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宁德时代的财务杠杆收益能力的提升,详见下文。

4-惨不忍睹的财务杠杆收益
从改进版本的杜邦分析法中,我们看出,2017-2019年宁德时代的财务杠杆收益率都是负数,而且在2019年降低至-7%。这极大地影响了宁德时代为股东创造回报的能力。

这主要是由于宁德时代在2017-2019年处于不欠债(附息)的状况。剔除掉不附息负债,宁德时代的现金和有价证券(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2019年为433亿;2018年为375亿;2017年为195亿)远高于有息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2019年为274亿;2018年为177亿;2017年为135亿)。

当然我们都知道,处在高速发展市场中的宁德时代,需要顺应行业发展走向,冲规模是不得不选的道路。扩张之路需要金钱开道,账上的资金是以备进一步产能扩张之用。短期的低效也是不得已之选。财务杠杆收益也是一大笔改善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幅源头,值得期待。


四、评估盈利能力可持续性
(一)评估政府补助对宁德时代盈利的影响力度
为评估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笔者首先评估一下政府补助对宁德时代盈利的影响力度 :
众所周知,补贴对于新能源行业影响力度很大。中央财政层面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补贴,从源头上影响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产品的需求。这一块补贴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蛋糕的大小。笔者这里分析的是直接针对厂商(新能源汽车厂商或者动力电池厂商)的政府补贴,这类政府补助多是地方政府给予的。与针对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相比,这块政府补助到账及时。

想要具体知道都有哪些政府补助,可以CTRL+F查询“递延收益”、“其他收益”查询详情,一般报表附注都会详细说明当期补助收款和当期计入损益的状况。



2019年宁德时代当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46亿,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14%,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07亿,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15%。再来看看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在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为107%84%

很多行业初期不具备足够的规模,因此政府为了鼓励本国行业发展,在该行业中的企业靠自身实现盈利之前给予补助。这个无可厚非,整个全球市场都是存在的。但笔者想说的是一直依靠补助的企业是靠不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一定是来自市场激励,而非政府补助。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突围关键点,就在于相较于燃油车成本劣势的补足甚至超越。宁德时代们抛开补贴还能活的很好,利润率降低还能活的很好,这是一个对整个行业都非常有利的信号。

(二)持续研发投入助力宁德时代保持核心竞争力
宁德时代管理层在2019年度财务报告“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一栏中,列示了公司可能面对的四大风险点: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和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总结可谓精准到位。

在提及面对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的应对措施时,管理层表示“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将持续的研发投入作为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公司研发投入有助于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并支持长期业务发展”。观完其言,笔者表示还不够,须察其行。2019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29.9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53%,同比增幅50.28%。研发人员数量也从2018年的4217(占比17%)增加到了2019年的5364(占比20%)。笔者暗搓搓计算了宁德时代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2018年20.85万,2019年23.05万。

笔者之所以让大家看一看政府补助的影响力度,是想向大家说明:电池厂商挣的钱,还真的大多是竞争市场上拼杀出来的。这个拼杀的结果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个充分竞争市场中,市占率快过半的企业不靠补贴盈利,读者朋友们觉得它有多大概率在后续的竞争中折戟沉沙?人力、财力到位了,优秀的企业运营到位了,先发优势已经有了,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宁德时代的优势地位一时半会难以被撼动。


结束语:由于精力和行业知识上的限制,“T读财报”不苛求面面俱到,也可能会出现部分认知上的偏差,还请读者指正。希望读完笔者的财报解读,读者朋友对宁德时代的经营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者简介:Tonlin 男,江苏人,鹏风理财师事务所财务分析师,基金研究员。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硕士,会计师职称,中国注册会计师(cpa)持证会员。个人兴趣领域:资本市场的财务舞弊及财务报表分析。

发布于 2020-04-30 15:59

来源:远川研究所


“宁德时代一年的研发费用,比互联网行业公认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小米集团都不如,还什么硬科技呢。”


  这个既黑了宁德时代,也黑了小米的质疑来自一位前证券分析师的朋友圈,2021年,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约为77亿元,小米研发费用达到132亿元,差不多是宁德时代的1.7倍。


  一时间,“宁德时代研发不如小米”的词条被送上热搜。


  作为新能源车赛道的头号舵手,宁王的地位在过去几个月屡遭挑战,比如上游原材料的大面积通胀,比如下游客户扶持二供的心机。


  但在宁德时代之前,中国几乎不存在汽车工业的核心零部件公司。同时,面对松下、LG、比亚迪的群狼环伺,宁德时代在这种高烈度的竞争中长期保持着全球30%+,国内50%左右的市场份额。


  说他没有硬科技,很难令人信服。


  相比之下,高端化已经成功了好几次的小米,在实打实的高端机销量上始终难以逾越苹果和三星的高墙;发力研发广撒网的举措至今收效并不是特别好,自研芯片澎湃S2据传经历五次流片失败,随后转向了相对容易的ISP与快充芯片领域。


  既然如此,两家公司略显悬殊的研发费用,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两种盈利,两种研发


  两家公司在研发费用上存在的巨大差距,核心原因还是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


  中泰证券新能源首席苏晨将这两种模式总结为两条路线:价格差异与成本差异。简而言之,小米投研发是为了让消费者支付更高的溢价,宁德时代则是为了降低客户采购的成本。


  小米是一家toC企业,无论是手机还是AIoT产品,想要在定价上更进一步,核心是拥有“人无我有”的技术优势,获取超额利润。比如模范生苹果,依靠人无我有的A系列与M系列芯片,创造了硬件业务高达38.4%的毛利[2],馋哭一众内卷的同行。


  与之对应,苹果始终保持全球第一梯队的研发投入,过去五年,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厂商,能在研发费用上与之媲美的只有华为。通过高额的研发成本,让自己的产品与对手形成代际差距,这是消费电子产品形成价格差异的先决条件。


  技术突破越是底层,创新越贴近核心零部件,需要的研发开支就觉多,对应的溢价空间也就越高。小米虽然在SoC的研发上进展不佳,但搞搞镜头和屏幕还是可以的。发布会上,一亿像素、120hz高刷屏、高算力芯片等字眼轮番轰炸,也是为了让消费者感知到产品的差异化。




  宁德时代这类toB的电池厂商则截然相反,一方面,围绕锂和钠的基础电化学体系在上世纪60年代基本成型,电池已经发展成典型的标准化产品。另一方面,下游整车厂追求的是性能指标、稳定性与成本的平衡,其中成本指标尤其敏感。


因此,成本差异路线的核心是“人有我优”,在行业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技术拉不开差距的时候,通过将成本做低,变相扩大利润空间。


  例如在电池行业,几乎不存在所谓“高端动力电池”的说法,即便是产能排满、一芯难求的宁德时代,电池平均价格也只比二线电池厂高20%左右。原因就在于电池标准化程度极高,底层技术创新目前已经极其缓慢。


  相比在电池技术上攻克诺贝尔化学奖级别的难题,电池厂商更实际、也更符合商业逻辑的做法,是在良率爬坡、库存管理、产能扩张做文章,把总生产成本做到最低。


  所以,单独的研发能力很难代表电池企业整体的“硬科技实力”。对于制造业公司来说,生产环节的效率提升,零部件技术上的know-how积累,比造的出来卖不出去的高端科技更重要,付出的隐形成本也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单看研发费用,宁德时代这样的超级龙头会落后于小米。但如果说小米“最没有技术含量”,显然也不客观。


02


  高科技,不是做出来就行


  横向对比其他科技公司,小米研发投入非常高;但在一众消费电子企业里,小米只能算垫底水平。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公布的中国企业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排行中,除了华为高居第一,OPPO、vivo、小米这些罗老师口中的“方案整合商”,也大多位居全国前列(第六、第十六,第四十八)。


  而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榜单上,联想甚至连续五年进入TOP10。


  2021年,小米年度研发支出高达132亿,背后研发团队规模15000人,公司旗下实验室数量高达123间,诞生的年度技术,包括隔空充电、四曲瀑布屏、液态镜头、GN2 超大底传感器、澎湃 C1 与 P1 芯片、CUP 全面屏等各个方面。


  这是消费电子行业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即便是行业内研发投入垫底的公司,绝对值也能吊打其他行业。


  原因在于,消费电子公司的研发,往往不是做一个新技术那么简单,而是不但要做,还要比其他人做的更好,才能商业化并获得超额利润。


  以手机为例,一部手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能找到全球最顶级的供应商。比如屏幕有三星、京东方、TCL;闪存有三星、SK海力士、西部数据;内存有三星、美光、SK海力士;SoC有高通和联发科。


  如果零部件都来自供应商,那么自然会成为“方案整合商”,没有任何差异化,也就没有溢价空间。正如前文所述,高端手机的溢价来源往往是“人无我有”的技术——想要卖的更贵,就要有比高通和联发科更好的SoC,而苹果和华为恰恰是这么做的。




  罗永浩锐评国产手机,2018年


  想要在顶尖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自然意味着研发投入的无底洞。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小米流片试产五次,最终失败收尾的16nm澎湃S2。


  正常情况下,一个芯片的研发成本,主要由EDA/IP的软件支出+研发人员工资+流片这三大板块构成。


  软件支出,一年保守预计4000万;SoC设计,需要至少百人规模的研发团队研发至少两年时间,工资开支在亿元规模;最后一大项台积电16nm流片,一次大约400万美元,5次流片失败,也就意味着至少一亿的成本付诸东流。


  也就是说,一款失败的澎湃S2,保守预计研发费用在三亿人民币左右。以小米手机1189元的均价,5%的毛利计算,小米至少要卖掉五百万部手机,才能填上澎湃S2的研发支出。


  即便成功上市销售,一旦遇到性能或功耗翻车,销量萎靡,公司的现金流往往都会受影响。华为当年强行上马K3V2,固然有“自己做的降落伞自己先跳”的豪情万丈,也是因为有运营商业务这个现金奶牛为手机业务兜底。


  所以,在SoC攻关成本太高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开始在一些边缘零部件上加大研发投入。但问题是,即便是边缘零部件,研发成本也非常高。


  比如手机模具开模一次大概要花200万,从设计之初到最终定型,大约需要十次的反复修改开模,总费用2000万打底;拍照方面,小米的相机部门有足足两千研发人员,11 Pro搭载的GN2图像传感器,研发费用高达两亿人民币。


  而仅仅一款业内看来最基础的充电芯片澎湃P1,小米也投入了上亿的开支。


  所以再提到研发投入的问题,用小米对比其实一点也不合适。毕竟在2米26的姚明面前,1米88的库里也是小个子。


03


  看得见的投入,看不见的研发


  与小米在“实验室”里猛砸钞票的直观投入不同,宁德时代的研发其实可以被看作两个部分:一是写进财报的研发费用,二是扩大化生产中产生的隐形成本。


  但看研发费用,宁德时代过去五年的投入也不算低,占营收比值始终维持在6-8%之间,直到2021年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才使这一比例下降至5%。




  2017-2021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及占营收比例情况


  与LG对比,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也更高。从绝对值上看,LG化学电池业务2020年研发费用24.2亿元,宁德时代同期研发费用则为35.69亿元;与宁德时代近年来较为稳定的研发费率占比对比,LG化学电池业务的研发费率占比则一路走低[3]。




  2015-2021年Q1宁德时代与LG化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情况


  在招揽研发人员时,宁德时代出手极为阔绰,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电池研发岗位的年薪已经给到30万以上,比国内大多数企业高出50%[4]。过去一年,宁德时代去年研发团队急速扩张80%,达到10079人。


  每年数十亿的研发费用与万人规模的研发团队,撑起了宁德时代的技术布局,其技术图谱包含了高比能、循环寿命、充电技术、电池安全、温度控制与BMS等诸多方面。




  宁德时代技术布局情况


但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的很多“研发工作”,其实是很难体现在财报里的。


电池生产,是一种连续的极限生产。简单来说,生产一块合格的电池很容易,但在同一条产线上,以同样的标准成产百万乃至千万块一样的电池,难度就增加了成百上千倍。


  和芯片制造一样,在电池生产中,机器的运行公差、温度湿度的环境变化,甚至是厂房外面有飞机火车经过,都会对生产出现影响。日本地震与德克萨斯暴雪造成仅仅数日的停电,直接停没了半导体工厂一个月的产能。


连续极限生产的三个难点:工程放大、连续生产、良率提升。这些难点只能以“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在产线上逐渐摸透隐藏的know-how。


  如同马斯克所说,“基于新技术的大规模生产比生产原型车困难100倍[5]”,汽车成品尚且允许公差存在,但电池的误差很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发生。而对于一座30GWh的电池厂而言,1%的良品率差距都会造成近2亿元的损失。


  宁德时代每组电池的缺陷率是多少呢——十亿分之一。


  这些看不见的提升,让锂电池的成本一降再降,最终传导到了消费端的繁荣。这是宁德时代最硬的科技。


04


  尾声


  “宁德时代没有研发”并不是一个新奇观点。


  很长时间里,主流舆论对“高科技”的认知集中在新技术的突破、科研成果的获取、尖端环节的攻克,往往忽略了一个技术在实验室里的成果,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再顶尖的科技,如果验收评审后就束之高阁,静静地躺在实验室里,反而是对一个产业最大的伤害。


  因此,对制造业的大多数细分领域来说,生产环节的良率提高、工艺迭代中的成本优化、消费市场的需求验证,反而是最应该不计成本投入的地方。而这些在生产线上一点一滴的积累,恰恰是无法在财报里体现的。


  面对中国制造业在高附加值领域的薄弱,怒其不争的豪情是好事。但一个产业的发展,最需要的是实事求是态度,和对产业规律的尊重。


参考资料


[1] 米美联手急的不只是董明珠,更是中国创造,中国家电网


[2]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砺石商业评论


[3] 中国动力电池战队打响全球锂电竞技赛:宁德时代和它的海外竞争对手们,锦缎


[4] 宁德时代人均为14.42万,锂电行业2021薪酬PK,电动驿家


[5] 马斯克:Model Y新制造技术遭遇挑战 难度增加100倍,金融界


[6] 获评“全球灯塔工厂” 宁德时代引领电池行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富网


发布于 2022-07-03 13:12


文/孟永辉

不得不说的是,宁德时代正在经历一场阵痛。然而,这样一场阵痛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讲都是必然的。我们看到,以往叱咤风云的互联网行业依然没有逃过历史的周期率,经历了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现在同样正在经历着阵痛。相对于互联网玩家经历了早期的躺赚和收割之后,再进入到阵痛期,宁德时代正在经历这样一场阵痛似乎来得稍早了一些。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衍生于新能源市场的宁德时代都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红利期,然而,事情却并不这么简单。在竞争对手的觊觎下,在曾经合作客户的清醒下,宁德时代正在经历一场远比它所预料的时间点来得要找的阵痛期。最近,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正是它正在经历这样一场阵痛期的突出体现。

尽管宁德时代针对最近资本市场的表现进行了解释和澄清,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从这样一个事件当中看到宁德时代正在经历的以及未来将要经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宁德时代以及其所身处的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且为未来的发展寻找到某些启示。

宁德时代,新能源时代的佼佼者

不可否认的是,宁德时代的确是新能源时代的佼佼者。它不仅仅只是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上,纵然是将宁德时代放置在全球范围内,它都可以有一席之地。宁德时代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和它押对了新能源市场的赛道之外,还与它在电池技术上的研发、市场份额上的领先等诸多方面有着莫大的关联。

不得不说的是,宁德时代是新能源时代的佼佼者。现在,在新能源市场上,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是宁德时代的客户,都在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宁德时代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市场份额,除了和它的技术领先有关之外,我认为,更多的原因在于它压准了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并且在这样一个赛道上长期不断地深耕。

现在,但凡是我们谈及新能源电池,就必然会谈及宁德时代,但凡是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都会将宁德时代的电池看成是选项之一。宁德时代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押对了赛道,并且不断地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才能真正把握行业发展的风口。

宁德时代,仅仅只是一家能源提供商

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宁德市场凭借着先发优势,占据了新能源市场上的一席之地,并且这样的市场地位是其他厂商无法取代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的是宁德时代仅仅只是一家能源提供商而已。笔者认为,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关注成就了宁德时代,同样将宁德时代带入到了新的发展困境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宁德时代之所以会经历目前这样的困境,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同它仅仅只是一家能源提供商有着莫大的关系。的确,新能源,特别是有别于石化能源的电池能源的确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风口,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能源本身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讲都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汽车行业来讲,同样如此。

在大型的车企并未投身入局之前,宁德时代是可以借助先发优势获得一定的增长的,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等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将关注的焦点聚焦新能源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仅仅只是依靠「独一份」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限制。

另外,电池对于车企来讲,是一个核心部件,正如石化时代的发动机一样,它是每一家车企真正彰显自身市场地位的重中之重。对于这样一个如此重要,如此核心的存在,任何一家车企都不会选择外包的,他们要么自己去做,要么自己去投资。因此,对于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来讲,更多地扮演的角色是为那些中部以及腰部的车企提供电池,对于那些有研发能力的车企来讲,它们必然会选择自己研发电池。

正所谓,成也电池,败也电池。电池的核心战略成就了宁德时代,让它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但是,等到早期的发展红利期已过。特别是等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投身到新能源市场当中,我们将会看到的是宁德时代的以往老客户的倒戈,转而选择自研,亦或者是投资自己的电池生产线。

因此,宁德时代对于电池的专注,成就了它,同样让它带入到了一个相对狭隘的发展境地里。当越来越多的玩家投身到电池领域,当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自己研发电池生产线的时候,宁德时代必然会经历一场阵痛期。

宁德时代,正在进入新周期

正如文章开头所讲的那样,宁德时代正在经历一场与它这个年纪并不相符的阵痛期。要知道,互联网行业是发展了很多年之后,才经历这样的阵痛期的。但是,对于宁德时代来讲,短短的几年之内,它就经历了这样的阵痛期。

如果一定要为宁德市场正在经历的这样一个阵痛期做一个总结的话,笔者认为,它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造车运动发展带来的红利,这其实与互联网时代的野蛮生长期有着某些相似之处的。经历了这样一个早期的收割红利期和野蛮生长期之后,宁德时代其实正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里,宁德时代已经不能再按照以往的发展模式来前进了,它需要抛弃造车运动兴起之时的发展模式和方法,选择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如果一定要为宁德市场找到一个应对新周期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的话,技术的迭代升级,技术的提升与进化,才是关键所在。

试想一下,如果宁德时代能够在电池领域有技术的突破,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利用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利润空间,那么,宁德时代就能够在众多电池厂商和车商的联合围猎下获得突围。所以,透过宁德时代正在经历的这样一个阵痛期,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宁德时代正在进入到发展的新周期。

找到应对这样一个新周期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继续延续以往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才是保证宁德时代可以在围猎里突围的关键所在。笔者相信,有了宁德时代的先发优势,再加上其长期以来的技术积淀,宁德时代可以在这样的困境下获得突围,绝对不是一个问题。

宁德时代,仅仅只是一个缩影

俗话说,树大招风。宁德时代在新能源市场的地位,注定了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外界的诸多关注。因此,我们在看待宁德时代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应该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宁德时代本身,而是需要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放置于更加广阔的新能源市场,特别是放置于宁德时代之外的其他电池提供商的身上。

同外界仅仅只是将宁德时代遭遇的局限与宁德时代本身,甚至将其看成是宁德时代自身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宁德时代目前正在遭遇到的阵痛期,其实是当下电池行业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相当严苛的竞争,很多的电池厂商正在用压薄利润,正在用规模效率的方式来获得增长。以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市场业已从一片蓝海,变成了一片红海。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厂商出现类似的问题。

这是以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开始进入到白热化的发展阶段的表现。笔者认为,并不仅仅只是宁德时代,其他的新能源厂商同样正在经历这样的问题。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以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正在进入到一种深度洗牌期。有了这样的洗牌之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才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看待宁德时代的问题上,并不应该仅仅只是将这件事情归结为宁德时代本身,而是应当将这个事件放置于广阔的新能源市场。

结语

宁德时代正在经历的这场「风雪」,比预期的来得更早了一些。这说明新能源市场正在从早期的红利期进入到贴身肉搏的发展阶段,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是一场电池生产商与车商共同围猎的结果。我想,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讲,特别是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它所经历的这样一场阵痛期,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宁德时代才能跳出传统的发展周期率,以一种更为前瞻性的方式和方法来应对新能源市场的风险和挑战。没有风雨,怎会见彩虹,没有经历痛,哪会有领悟。我相信,经历了这样的洗礼之后,宁德时代未来的发展步伐,一定会越来越稳健。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每日一文,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硬核干货。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编辑于 2022-02-18 09:52

因为宁德时代占尽了“天时、地理、人和”,当所有玩家都暴露在真空的市场环境中,谁的“护城河”更坚固就会显现出来。宁德时代的“护城河”在于技术优势,而保持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是宁德时代能成为行业龙头的关键因素之一,宁德时代已经集齐六大国有车企,宁德时代靠着产能和成本优势接到大量预定订单,得以继续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冠军宝座。

求发展:2008年,斥资2亿美元投资的全国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项目进行“二次创业”

遇贵人:2012年,宁德时代还是无名之辈,宝马伸出了橄榄枝,推动了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生产标准

逢政策:201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出现爆炸式增长,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免征购置税、不限牌照等优惠政策有巨大关系

择路线:当时国内电动车老大比亚迪就选择了更加安全的领酸铁锂电池,而宁德时代all in了三元电池。

白名单:2016年,工信部颁发《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录,“白名单”将日韩电池拒之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迎来了肆意生长的阶段

高研发:宁德时代方形三元811系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245wh/kg,接近海外龙头企业LG和SK的水准。对比国内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三元电池能量密度以绝对优势领先

技术牛:2019年,德时代宣布推出全新的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龙头绑定:2019年,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2%,全球市占率达31%,全球电动车销量排名TOP10中除了特斯拉与比亚迪外,基本都由宁德时代供货

霸主地位:2020年,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特斯拉 Model 3 采用宁德时代 CTP 技术可以分别获得约 12.3%、26.4%和 32.1%的工况续航提升

如果未来电池行业没有巨大变革,宁德时代暂时都是保持优势的,但是如果有巨大变革,真的船大难掉头,发展到现在,未来选择的路线非常重要了。

谢谢大家耐心阅读,浅薄之见,为了学习而回答的,查阅资料有不足请见谅。

编辑于 2021-11-23 11:40

股吧有一个段子,说的是宁王死,股市活,万物生。

宁王,当然说的是宁德时代。

实际上,这里面既有情绪的反映,同时也说明当前资金的信心严重不足。

三季报之后,沪深两市的平均成交量就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赛道和传统蓝筹板块,通常是跷跷板效应。

再加上新股的发行并未减少,所以资金只能去一个地方炒。

但是大家知道,分析归分析,菜头并不关心这个。

我所关注的,依然是长期业绩表现,中报之后,大家发现,原来蓝筹板块的业绩并没有减速,反而是很多赛道的增速都下来了。

这张图和上一期的统计做一个对比,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上证50指数本周上涨了1.71%,但是上证50的滚动市盈率(TTM)却是低于上周的,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中报之后,统计出来的数据被中报的业绩修正了,而其他几个指数的差距并不大。

再一次说明,蓝筹的业绩表现是更稳定的,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蓝筹抗风险能力更强。这才是本周蓝筹股表现好于其他板块的内在原因,其他只是诱因。

也因此,哪怕受到腾讯本周大幅下跌的影响,菜头的整体收益率依然是大致同步与大盘的涨幅的。

再者,回到开头所提出的问题,A股所有房地产公司的市值加起来,还不到宁德时代一家公司的市值高,如果大家仔细想想,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

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利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上下游产业的权重,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或者说永远都是无法与房地产业相比较。

在全球几乎所有国家,房地产都是最大的支柱产业。

这种扭曲的股票定价,迟早会被市场纠正。

当然,房地产当前的困局,与前两年超预期调控,矫枉过正也有很大关系。

总之,扭曲的定价,迟早会被业绩修正。

股市从来如此。

看到这里,如果你能双击屏幕点个赞,菜头万分感谢!

有问题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下面这篇文章,是菜头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总结出来的,A股有哪些公司值得长期投资?重磅干货 [1]

其中,一个是选股思路,一个是抄作业的方法,渔和鱼都有了;通过筛选,找到好行业、好公司和好价格的股票。

投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懂的公司不投。 [2]

写在最后

1、投资上有什么疑惑,可以关注公众号“菜头日记”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能力范围内的,菜头会用心解答。

2、留言的时候,不要问”有什么股票推荐的,菜头不荐股,请直接留下完整问题,菜头会集中时间解答。

以上为菜头的个人思考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属于你自个儿那份成长和认知。

参考

  1. ^A股有哪些公司值得长期投资?重磅干货  https://mp.weixin.qq.com/s/LCZDQP1hqcgFEW22N58tDQ
  2. ^怎么才能获得最低佣金开户?  http://www.hemuhe.com/kaihu/100.html
发布于 2022-09-13 12:26

依据宁德时代发布2019年报来看,大家应该就有答案了:

4月25日,宁德时代发布了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年报显示,宁德时代去年实现营收457.8亿元,同比增长5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亿元,同比增长34.64%;扣非后净利润为39.15亿元,同比增长25.15%。

值得一提的是,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但宁德时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反倒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逆市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数据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量达40.25 GWh,同比增长90.04%;销售收入为385.84亿元,同比增长57.38%,增速甚至高于2018年。 [1]

参考

  1. ^参考内容  http://www.hxny.com/nd-45390-0-46.html
编辑于 2020-04-27 15:45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62.28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为31.71GWh,市场份额高达50.92%,妥妥的大半边天。而具体到乘用车(简单理解为家用车)领域,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是51.11%,优势更加明显。

公司的营收也符合这种“霸道总裁”的人设:根据2019年业绩快报。公司营收增长53.81%455.46亿。在补贴退坡后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下降2.3%,销量下降4%的大环境下,这种数据更显得霸气侧漏。对于电池企业来说,要面对的挑战还不仅仅是下游电动车补贴退坡带来的装机量下滑。自去年工信部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之后。LG、松下、三星等国际电池巨头再次获得了中国电池竞技场的入场券。对于国内电池企业来说可谓“祸不单行”。

宁德拿出的姿态是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正式推出CTP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原先由大量电池组组成的电池包整合为一整块大电池。由于电池组之间是有空隙的,这项技术可以在电能不变的情况下大幅缩小电池的体积,或者在同等体积下为车辆提供更多电能。根据宁德时代的说法,这项技术可以把电池成本降低40%,而电池成本又占到整车成本的40%。在补贴退坡直至取消的电动车市场上,这项技术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ID:xingkongcaifu1)。想了解更多关于宁德时代的内容,欢迎点击原文查看。

发布于 2020-04-13 11:42

长线最重要看什么?肯定是想象空间,也就是一家公司的未来前景(基本面),最典型的就是宁德时代,说过几十次了吧,迟早路上跑的燃油车都会被新能源汽车替换,最佳动力就是锂电,宁德时代动力系统全球三甲(德系车预计都会跟宁德时代合作)、国内第一,空间有多大?所以可以不看市盈率(当然估值合理是最好的,但越好的公司往往溢价越高,轮不到你捡便宜)。

发布于 2020-08-14 15:48
中国汽车行业暗潮涌动,宁德时代要走上弯道超车的道路,登上世界的舞台
8704 播放 · 12 赞同
发布于 2021-06-29 17:18· 4900 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