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地理
军事
襄阳

为什么襄阳在古代军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四战之地,但是好像无险可守啊?
关注者
4,287
被浏览
908,910

66 个回答

一切不以地图为基础的地理讨论都是耍流氓!


襄阳地理地位如何,网上资料太多,不过一般人读相关文字资料,往往一头雾水,被各种地名和方位搞得头晕脑胀。俗话说,一图胜千语,其实在地图上一看,其地位如何,立刻一目了然。


我隐去了所有的行政区分和城市标志,抛开一切杂念和成见,只留下一张纯粹的地形图,这样更有利于做出客观判断。


那么从军事角度看——或者说,如果这是一张即时战略地图的话,哪一个点最为重要?


显然就是红点处,即襄阳。


它正好处于一个盆地的十字路口,南北贯通,要经过这里;东西贯通,也要经过这里。四周的各条道路,都汇聚于此,绕不过去。所以无论你在这里是建个炮塔还是修个兵营,只要这个口一堵住,整个盆地都在你控制之下。襄阳就如同一口浓痰噎在对手的喉咙里,让他郁闷到吐血。


下面我们把行政标记放上去,再来看襄阳的地理位置有多牛逼。


先往南看。从襄阳南下,沿荆山(西)、大洪山(东)之间的宜城通道,一路可到荆州,进入广袤的江汉平原,直抵长江。然后向西可以扼守宜昌,等于锁住了四川出川的三峡门口。向东可以把江汉平原这个重要的经济区掌握在手中。楚国想北上争雄,问问中原诸侯鼎有多重,襄阳是其桥头堡。郭靖为啥死守襄阳,也是因为襄阳一破,蒙古人便可长驱直入,进入长江沿线,切断四川与江南联系,肆虐江汉平原。


更可怕的是,源自汉中的汉水过安康以后,在襄阳这里朝东南流过去。在古代运输不便,有这么一条河跟着,其意义不言而喻。蒙古人就是打破襄阳以后顺汉水入长江,攻取鄂州,南宋的防御体系登时崩溃。

再往东看。襄阳向东,北有桐柏山,南有大洪山,中间从枣阳至随州,从随州趋安陆,向南直达汉口。向北,则可以控制大梧县,这是江淮平原与长江流域沟通的西侧通道。这附近有著名的义阳三关,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两淮南下,若得此三关,则守军自溃,俗称三关尽毁。李自成和张献忠一打下三关,左良玉立刻就散了。


其重要性,只要知道另外一条东侧通道叫合肥,就该明白了。


再看北边。从襄阳向北,是南阳盆地。向东北方向,过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方城通道,即可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中原地带。一冒头就是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平顶山,再往东北,就到许昌了。这就是为啥关羽在襄阳、樊城水淹七军以后,吓得曹操非要从许昌迁都。没办法,人家一脚把通向中原的大门给踹开了,“威震华夏”四个字,可不是没来由的。


还有一条路向正北,过鲁山县,沿嵩县西侧向北的陆浑,即抵达伊川,东都洛阳就在前方!关羽打襄樊的时候,就鼓动这条路上的盗贼们闹事,搅得曹操鸡飞狗跳,以为关羽还要打洛阳。更早时候,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是从襄阳沿这里北上,陈兵洛水,去问周王室的鼎有多重。


岳飞为什么从鄂州起兵,非要先把襄阳打下来再谈恢复中原?就是因为襄阳不夺,就没有去中原的通道。

再看看西边。从襄阳北上,走南阳西,沿伏牛山和秦岭南麓之间的狭窄通道,走内乡、西峡至大名鼎鼎的武关、商洛,从山区一出来,就是蓝田,到关中了,长安在望。楚人看秦国不顺眼,就从这条路去打咸阳,秦人看楚人不顺眼,也是从这条路去打郢。无论谁打谁,都得经过襄阳。 李自成先在襄阳称新顺王,然后从这里突袭西安,才有了大顺天下。


当然,秦人其实还多占一个便宜。汉水从汉中东流,经安康、十堰抵达襄阳,再经襄阳后折向东南(参看前面的图)。秦人可以从汉中准备船只,高高兴兴顺汉水而下;而楚人就只能干瞪眼,没办法,他们去打汉中得逆水而上,忒废油了。后来到了三国,蒋琬也有这个打算,后来一琢磨,东下容易,万一打不赢,撤退可就是逆流,太危险,没敢干。


所以我们能看到,襄阳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四战之地。南通江汉、东接汉口、信阳、北上中原、洛阳,西去长安、汉中。中国发生大事的地区,总能和襄阳扯上点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补手绘地图一张,简化后的襄阳附近交通图,这样就一目了然,红线为汉水。





现在你们能明白,为啥明明襄阳、南阳明明同在一个盆地,却分属河南、湖北两省了吧?这是“分省而治”策略最典型的一个体现。湖北有襄阳把口儿,北部邓州、新野却属南阳;河南掌控南阳和大半个南阳盆地,汉水却落在襄阳。南阳盆地的几条通道,湖北、河南各据一半。湖北要独立,它没办法封锁商洛、洛阳和方城诸道,中原大军可以源源不断地经南阳南下。河南要独立,南边襄阳却不归它管,随州、荆州乃至汉中的部队随时可袭击南阳,如芒在背。等于谁也没办法把整个南阳盆地掌控住,更没办法关上所有门。


虽然元代开始分省,但这个“山河相制”的策略,可不是元代才有的。以南阳盆地为例,汉代属荆州,可在郡这一级却一分为二。南阳——当时叫宛——和盆地大部属南阳郡。而位于盆地南大门的襄阳却属南郡,和更南边的宜城、江陵形成一个行政体系,分割思路和现在是很相似的。

编辑于 2014-06-09 10:31

这与南北分裂的局势有关。


从南方立国所倚仗的长江说起。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北方政权要如何渡江?

很多人可能以为,长江绵延六千多公里,即便从湖北宜昌往下,也有三千公里的长度,哪里不能渡江?

但这只是一种想当然。事实上,渡江对于北方政权来说,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其中的关窍,在于船。

长江上固然有渔舟出没,也有常年以打鱼为生的渔夫,但如果是北方大军压境,那么这些小船根本就没有办法承载起运输任务。


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

一艘小船载五个人,一个时辰跑两个来回,一天到晚人歇船不歇。如此,一天能渡多少人过江呢?

也就一百二十人。


而且这简直就是在给南方的水军当靶子,来一艘灭一艘,来两艘灭一双。

因此,北方政权若想要渡江,就必须建立起一支水上部队。

但水军不是陆军的简单翻版,船舶得依水建造——可南岸的水军,又不可能等着你在北岸造船,怎么办?因此对于北方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境内能找条河造船,而且,这条河还有水路与长江联通——毕竟不管在黄河把水军练得再好,你都不可能让士兵们扛着船走陆路到长江边。

这意味着,北方若想要南征渡江,就必须控制一条水道,既能够修造船只,水系还能够联通长江,以便水军可以直接进入江中。

这时候你再翻开地图,就会发现满足这种条件的水道相当稀少,只有两条:


一是发源于汉中,在武汉汇入长江的汉水(汉江);

二是春秋时期开凿的运河邗沟,在广陵(今扬州市)连接长江,在淮阴(今淮安市)连接淮河。



也就是说,北方军队只有选择汉水或者邗沟,才可能修造船只进入长江,选其他地方都不行。

这也才是历代南北战争都会集中于这两个地方的原因。

/ 曹操当年南下,是在刘琮投降,占领荆州后,才起了征伐东吴的打算。因为此时长江天险已为两方所共有,而曹操又从荆州得到了相当数量的船只。

/ 曹丕后来也曾南征,三次走的都是东路,从运河南下。只不过他运气不好,不是碰到枯水期,就是碰到寒冬——这孙子被冻住了。

/ 再往后便是西晋灭吴,晋益州刺史王濬是直接从上游造船,才避免了这个问题。


此外,还有一处可能存在的渡江之地,在濡须口:


如果你读过《三国演义》,那么对这个地名应该不陌生。濡须口大约位于如今的安徽芜湖一带,是濡须水(今称裕溪河)汇入长江之处。

濡须水并不是一条河流,只是巢湖贯通长江的水道。而巢湖的水流来源,则是一条叫做施水(今称南淝河)的河流。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控制施水,那么其实也算是找到了一条进入长江的水道,虽然小归小,但有巢湖做缓冲,总归能用。

而在施水的边上,也有一座小城。当年曹操对这里极为看重,专门派出大将张辽驻守。大名鼎鼎的孙十万,也因为在这里五攻不下,而留下了一段美谈——对,这座小城就是合肥

来,再放一遍图,请放大查看:


当你了解了这些背景,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襄阳能成为南北大战的重心所在了:控制住襄阳,就相当于控制住了汉江。

对北方而言,只要襄阳在手,船舶就可以顺汉江东下,进入长江;或者经由陆路,直达江陵城下——这也是江边重镇。

而对南方来说,只要控制了襄阳,北方在汉江上就无任何机会可言。通过防御一座城,就能保障整个长江中游的安全。

————

顺着这个话头再多说一句,至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运河进入长江以后,渡江便是南京,因此就更需要南方政权加强防守了。

办法,则是尽量往北延伸边界线,不让广陵(扬州)成为前线,最好能一直延伸到青、兖一带(今山东半岛)。

如果不行,那就得守住徐州。毕竟再不济,也还有一条水路可供防守,可以参考参东晋的防守策略。

而这种防守策略最近一次被使用,是在七十年前,正好七十年前。当时,白崇禧留下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守江必守淮。


回答完毕。

以上,节选自: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延伸: 枉我空有十万大军……

个人公号:喻以流年

发布于 2020-02-04 09:45

一生俯首拜亲王!!!

先看襄阳周围的主要城市图

南路下荆州,顺流而下,过江陵,至江夏(武汉),曹操就是走的这条路,最后折在了赤壁

东路过随州,走大悟毁三关,南下武汉

三关尽毁中的三关

北路攻许昌,悲催的二爷!

西路,秦楚死磕走了无数遍,不知道白起是不是走的这条线,攻破了楚国的国都-郢,也就是后来的荆州

---------------------------------------------更新-----------------------------------------------------------------------------------------

以前手工设置的三国城市图,红色标志处即是襄阳,从中就可以看出,襄阳绝逼是咽喉要地!诸葛亮《隆中对》有云: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宛、洛就是宛城和洛阳,出秦川是指从汉中北取长安,一个取东京,一个取西京,想想人家那时候可没有百度地图,就能有这大方略,太厉害了!

编辑于 2016-08-02 08:04
maps-for-free.com/

这个看的更直观点

---------------------------------

三国地名 Google Map

三國志 - 地名古今對照 军事专题->布局天下->二 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处于秦岭西麓、伏牛山、方城山、桐柏山、大洪山和鄂西北山地之间,由汉水支流丹江、淅川、唐河、白河等河流冲积形成。

  南阳盆地象是关中、汉中、中原与湖北四者之间的一个旋转门,四面都可进入,四面部可出击。以盆地腹地为中心,向西沿汉水干流上溯,可以进入汉中地区;西北入武关可进入关中;由襄阳下汉水则可进入两湖地区;由淅川河谷上溯可人伊洛河谷;其东面山地罅漏甚多,可以进入中原腹地。

  对于南阳的这种地理形势,李纲曾有很好的论述。他说:“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李纲所论是着眼于南宋抗金作战的形势所需,但对南阳盆地的地理形势及其与周围地区的位置关系透析甚探。

  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地域的地位会有所变化,但南阳地区的地位一直都很重要。春秋战国时期,南阳盆地的方城山、汉水本是楚国赖以对抗北方诸侯的国防险要。战国时期,秦据武关,攻取南阳盆地之后,这里遂成了秦胁楚、攻楚的一个前进基地。秦末,刘邦下南阳、人武关,率先入关。楚汉战争时,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汉军形势吃紧,刘邦也曾由武关出宛、叶,吸引楚军南下,减轻成皋一带的压力。七国之乱时,也有人提议由江汉趋武关,入攻关中。王莽时,刘伯升、刘秀兄弟起于南阳,昆阳一战,击破王莽主力。东汉末,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曹操提议袁术率南阳之军,屯丹、析,八武关,以震三辅。曹操平定北方后,略取荆州,即由南阳下襄阳。三足鼎立局面初成后,关羽则曾试图攻襄阳以趋宛、洛。东晋时,桓温北伐,先自襄阳人武关,进抵灞上,震动关中;后又自襄阳北进,在伊水北岸击败羌人姚襄,收复洛阳。刘裕北伐后秦,自荆襄北上之军入南阳后兵分两路:一路趋伊洛从南面进攻洛阳,一路入武关牵制关中秦军,配合潼关正面的进攻。刘宋元嘉北伐,也曾循刘裕旧辙,遣军由襄阳经南阳北上,人三川河谷,攻弘农、潼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不久,便一再亲自统兵攻取南阳、进趋襄阳。东西魏对峙时,东魏高欢发军三路攻关中,遣高敖曹率军由南阳入攻武关。唐初,朱粲割据南阳.唐击破的朱粲,并由此南下平定了割据荆州的萧铣。宋金对峙时、岳飞自襄阳北出.收复颖昌、郑州、洛阳等地。金海陵帝南侵时,吴拱先是固守襄阳,后又由襄阳北出,向河南发动反攻,连复新蔡、蔡州、邓州等地,以牵制从淮河方向南侵的金兵。蒙古攻金.拖雷率军从南宋借道,由汉中出南阳以趋汴京。蒙古攻南宋,中路军往往自南阳而下荆襄,后更不惜以五年的时间攻襄阳,以动摇南宋国防根本。

  前面章节中也已说过,从全局的角度看,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无论是在南北之争还是在东西之争中,南阳都处在其对抗的前沿。

  南北对峙之际,南方对抗北方的军事防御线通常从东南的长江入海口向西延伸到甘肃的东南部,南阳盆地南部的襄阳便处于这条漫长防御线的衔接枢纽的地位。襄阳和南阳这两座重镇代襄了南北双方在这片地域内利害关系的对峙和胶着。北魏与南朝在南阳与襄阳之间的角逐比较典型地反映厂南阳盆地在南北关系中的地位。南北对峙时,南北双方往往各据襄阳和南阳而分享南阳盆地。

  在东西之争中,南阳盆地又是关中与东部地区之间的交争之地。潼关地势险要.犹如关中的正门,武关之险不及潼关,且距长安路途偏远,犹如关中的侧门,由三川河谷入攻潼关较难,而由南阳盆地入攻武关较易,故东部势力入攻关中,多不忽视由南阳入武关这条途径。由关中东出,出潼关即进入三川河谷,出武关即进入南阳盆地,三川河谷空间较小,易于陷入胶着的对峙,而南阳盆地空间较大,可以纵横四出,而鲜有陷入僵局者。因此,无论是入攻关中,还是自关中东出,南阳盆地都是一片富有吸引力的地域。

编辑于 2014-06-10 22:30

亲王讲的草鸡好啊!

不过小可觉得尚有一点需要补充,亲王的着力点放在襄阳周边以及战国时代,似乎忘了大战略方向。

--------------------------------------------------------------------------------------------------------

天朝古代出现南北对峙的情况并不少见,不管北方政权的大本营在长安还是洛阳还是北京,南方基本大本营基本都在南京。(这里鄙视一下宋高宗,要不是他胆小跑到了杭州,我都不要加这个基本了。)

一。为什么总是南京

先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是孙权的东吴政权有直接的关系。

本来江东都会是在苏州,战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嘛。孙权继承了父兄事业,略定江东之后,就开始企图北方的徐州和上游的荆州,为了更好地指挥战事,就把大本营牵到了南京这个更靠近徐州更靠近荆州的所在。

这样南京就第一次称为了都城。

三国统一之后,很快西晋就瓦解了,政权南迁,要知道在当时的生产力下,又经过战乱,兴建一个新的都城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于是很自然地沿用了孙氏吴国的都城南京。

东晋之后的宋齐梁陈,都是前朝权臣篡位戏码,政权上其实有着继承的关系,所以依旧是南京。

说来说去,其实就两个原因。

1、孙权为了战争需要,选择了南京

2、生产力低下,之后的南迁政权无力兴建新的都城,沿用南京。(当然这里面也和南京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就不展开)

二、南京和襄阳有什么关系

因为南北对峙,所以南京的敌人多从北方而来,陆地上的对抗讲究守江必守淮,水路上的对抗讲究保扬必保荆(这里的扬州荆州是广义上的)。守江必守淮这里就不展开了。

保扬必保荆的原因很简单,长江!一旦敌人占据了荆州(湖北),顺江而下,南京就危险了,所以荆州(湖北)很重要。

这下就回到了亲王的回答上了。

要想控制住整个荆州(湖北),襄阳的重要性就突出了。

这是一个完整的战略链,链条的首端是襄阳,尾端是南京。

编辑于 2014-06-10 13:09

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何言乎重在荆州也?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楚人都郢而强,及鄢、郢亡,而国无以立矣。故曰重在荆州也。

何言乎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东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汉置江夏郡、治沙羡。刘表镇荆州,以江汉之冲,恐为吴侵轶,于是增兵置戍,使黄祖守之。孙策破黄祖于沙羡,而霸基始立。孙权知东南形胜必在上流也,于是城夏口,都武昌。继孙氏而起者,大都不能改孙氏之辙矣。故曰重在武昌也。

何言乎重在襄阳也?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阳也。请得而备言之。从来之善用荆州者,莫如楚。楚都于郢,而其争中原也,则在方城汉水之外,是今日襄阳以北地矣。------唐人以鄂州为江汉之重镇,皆昔郢州也。及南宋之衰也,襄樊陷,两郢倾,而鄂州之防急。以伯颜之强狡,不敢轻犯鄂州者,诚畏其险也。及取鄂州,而东南遂不支矣。是上流之形胜,诚莫切于武昌也。若夫襄阳者,西晋用之,则以亡吴;蒙古用之,则以亡宋。次则西魏用之,亦以亡梁。苻坚之陷襄阳也,不知襄阳之可以覆晋也。西魏之擅襄阳也,不知亡梁之资即覆陈之本也。间尝谓南国之周瑜,有用襄阳之志,而无其年;关壮缪有用襄阳之势,而无其智;庾翼有用襄阳之识,而无其力;桓温有用襄阳之力,而无其诚;南宋诸君子有用襄阳之言,而无其事。于岳武穆,可谓闻其语矣,见其人矣,而又废于谗贼。然则千百年来,北人以襄阳并东南者有之矣,南人未有以襄阳而清关、洛者也。要以襄阳为天下之要膂,则自若矣。

客曰:“予闻之,武昌,水要也;荆州,路要也;襄阳,险要也。今由子之言,益信三郡之于楚如鼎足,然殆未容以优劣视欤!”

余曰:“三要之说,亦未尽然。襄阳殆非武昌、荆州比也。吴人之夏口,不能敌晋之襄阳;齐人之郢州,不能敌萧衍之襄阳;宋人之鄂州,不能敌蒙古之襄阳矣。昔人亦言荆州不足以制襄阳,而襄阳不难于并江陵也。三国争荆州,吴人不能得襄阳,引江陵之兵以攻魏,辄破于襄阳之下。梁元帝都江陵而眆襄阳,襄阳挟魏兵以来,而江陵之亡忽焉。魏人与萧以江陵而易其襄阳,亦谓得襄阳而江陵之存亡我制之也。五代时,高氏保江陵,赖中原多故,称臣诸国,以延岁月。宋师一逾襄阳,而国不可立矣。蒙古既陷襄阳,不攻江陵,而攻两郢也,亦以江陵不足为我难也。噫!孙氏有夏口,有江陵,而独不得襄阳,故不能越汉江尺寸地。晋人有襄阳矣,乃谓汉水之险,不及大江,甚且轻戍江北,重戍江南,何其无志于中原也!幸而是时北人无能用襄阳者耳!彼襄阳者,进之,可以图西北;退之,犹足以固东南者也。----观宋之末造,孟珙复襄阳于破亡之余,犹足以抗衡强敌。及其一失,而宋祚随之。即谓东南以襄阳存,以襄阳亡,亦无不可也。”

客曰:“然则国家省会之设,何以不于襄阳,而于武昌?”余曰:“此亦因已然之迹,未究其本耳!汉都长安,而荆州首列南郡;晋都洛阳,荆州先治襄阳,平吴之后,改治江陵。---盖天下之形势,视建都者为推移。藩屏之疏密,视建都之向背何如耳。六朝、南宋,以中原既失,僻在东南,武昌不得不为重地。元起于北方,去东南最远。当伯颜之破襄、郢而东也,宋人举国以争鄂州矣。伯颜于是多方以图之,既得鄂州,周览山川,以为江南要地,亟请城之,为规取江南基本。其后因之而行省建矣。---所谓因已然之迹,而未究其本者,此也。

客曰:然则襄阳可以为省会乎?曰:奚为不可?自昔言祖中之地,为天下膏腴,所谓上可以通关、陕,中可以向许、洛,下可以通山东者,无如襄阳。由武昌而北,非不足以叩三关,动申、蔡,然而取道纡回,不如襄阳之径且易也。”

客又曰:“建国于东南,襄阳亦可以为省会乎?”曰:“东晋时,已侨置雍州于此矣。昔人谓东南可以问中原者,莫如襄阳。---襄阳在东南不后于武昌也。然酌其中,当设省会于武昌,而建帅府于襄阳,以全楚之资力,供襄阳之指挥。---彼武昌者,自守或有余,攻取或不足。且夫阳逻既下,而道出武昌之东门;嘉鱼可来,而敌在武昌之南渚。汉口之重兵,吾虞其未可专恃矣。至于夷陵险要,自古所推;而施州山川环结,土田蕃衍,隋唐以来,皆为郡县,今等之于要荒矣。窃谓夷陵建郡,而以施州属之,增置属邑,南北相丽,既以通楚、蜀之援,亦以厚巴、夔之势,或亦图国者所当计及欤!

发布于 2014-07-05 16:16

超级流量警告!!!

虽然亲王已有雄文在前但是小生还是辛苦收集了1234年-1279年蒙宋对峙形势图,供大家茶余饭后一看。同时大家请留意襄阳城何时破,南宋何时亡。(抱歉请无视WIN8水印)

一、1234年正月,蒙古刚刚灭金,蒙宋疆域图。南宋防线大致由西起大散关(宝鸡以南关隘)---秦岭---襄阳(南阳盆地)---伏牛山、大别山---东至淮河(以庐州、滁州、扬州为东线战略支撑)构成防线。

二、1234年。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赵范节制江淮军马以为策应,正式下诏出兵河南。不久,全子才收复南京归德府。随后向开封进发,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全子才占领开封后,后方没有及时运来粮草,以至全子才无法继续进军,贻误了战机。半个月后,赵葵又兵分两路,在粮饷不继的情况下继续向洛阳进军。宋军到达洛阳,遭到蒙军伏击,损失惨重,狼狈撤回。留守东京的赵葵、全子才看到战机已失,加上粮饷不继,率军南归。史称:端平入洛

三、1235-1236年。端平入洛使蒙军(窝阔台)找到攻宋的借口由此开始了攻宋战争。蒙军主攻大散关(四川战区),襄阳(京湖战区),庐州以东滁州、扬州(两淮战区)一带宋军防线重要节点。因长江天堑难渡,宋蒙对峙必须先取四川,顺流东下,一举灭宋。四川成为蒙宋必争之地。

四、1237年,此年蒙军依然延续兵分三路攻宋。这里主要讲西线蒙军由秦(

甘肃 天水

)、巩(甘肃

陇西

)入蜀,四川

制置使

赵彦纳调曹友闻控制大安军以保护蜀口,曹友闻部退守阳平关,在关外设伏蒙军势众曹友闻全军覆没蜀口被打开宋军残余集中在利州、剑门,蒙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避开剑门,从阳平绕剑门以西直取成都主力则进攻利州和剑门,约期会师成都10月,蒙军攻破利州朝天关入利州攻占剑门关10月中旬以后,两路蒙军进到成都附近成都府只有千人守卫10月24日,成都失陷大屠杀约200万。

五、1238年,蒙宋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京湖战区,两淮战区防线依然稳固。襄阳,庐州依然在宋军手中。图中粉色点为庐州今合肥大致位置。此时,大散关、汉中已破,四川战区岌岌可危。

六、1244-1247年,1242年以后,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政治上选官吏,经济上屯田,继承彭大雅的防蜀经验,采冉氏兄弟修筑山城。移合州城于钓鱼山,并推广之,以重庆为中心,根据蒙军入侵路线,在嘉陵江、渠江、涪江、沱江、岷江、和长江两岸的雄山峻岭上建立很多依山制江的据点,棋布星罗于四川全境,控扼水陆要道,构成一个全面纵深的防御体系。忽必烈吸取窝阔台汗全面进攻而导致兵力分散难以突破南宋长江防线的教训,根据宋军坚守蜀、襄、两淮正面战场的情况采取先攻取西藏、大理的战略以便绕道西南,攻其腹背且绕出江源上游,使失去天堑之险战略构想开始攻取大理。

七、1253年,图中可以看到,拿下西藏后蒙军开始全力进攻大理。

八、1257-1258年,蒙军攻破安南,安南王请降 。同时蒙军在利州(今四川广州)修建城池“欲为取蜀之计”堵死宋军的北进大门,即防范宋军北犯汉中。1257年8月,蒙军进一步实施既定,“由蜀攻上游”顺流东下、与南下的忽必烈、北上的大理蒙军北上会师鄂州(古鄂州即今武昌,马伯庸已解释之),然后东下临安(杭州),一举灭宋的战略。

九、1259年,蒙军兵分两路,一路:驻大理蒙军北上欲与忽必烈会师古鄂州破横山寨(广西南宁东),避开老苍关略宋广南西道,破宋军6万经贵州(广西贵县)、象州,回捣静江府、略辰(湖南沅陵)、沅(湖南芷江)向潭州进发迂回数千里,1258年11月击破向士壁军抵达潭州城潭州守将向士壁极力守御,并派军袭击蒙军后军。另一路:忽必烈领军由大胜关(河南罗山县)张柔由虎头关(湖北麻城县)进兵,8月底,蒙军到黄陂,前锋到长江北岸,9月,蒙哥死讯传到忽必烈跟前众人以“北还以系人之望” ,但忽必烈企图立下战功以便于争夺汗位的资本在阳逻堡(湖北新洲县西南)以西三道渡江主力冲向鄂州部分兵力攻向东南攻占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瑞州(江西高安)水军进至岳州,以掩护主力围攻鄂州 。此时襄阳已破,图中黑点为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城)大致位置。

十、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南宋获得喘息之机。

十一、1274年,经过对南宋来说是苟延残喘的14年休养生息后忽必烈卷土重来,刘整以泸州降蒙后,建议“首建取襄阳之策”,认为“攻蜀不如攻襄,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下也” 决定“先攻襄阳。从图中依然可看出忽必烈攻蜀不成后立即改变进攻重点,改由破襄阳攻取鄂州。而宋军则希望攻取成都后北上取汉中已有所图。即1270年,宋军反攻到成都地区,战事相持。

十二、1275年以后的事我不想多写了,看着难受。主要进攻方向为取荆襄之地,已鄂州为据,下九江,围扬州,占建康,入临安。后来就是陆秀夫崖山负帝投海,再后来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被殴篇已完结-----------------------------------------------------------

以下是敬诸葛武侯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图中红色箭头为隆中对既定方针。绿色箭头为孙碧眼之吕蒙后抽爆菊路线。黄色箭头为邓艾奇袭阴平。

发布于 2015-06-23 23:59

襄阳是连接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周围的地形、水文条件有利于军事上的防御,且自然条件也很优渥。

连接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襄阳颇受兵家瞩目,是南北对抗双方激烈争夺的热点区域。吴庆焘《襄阳兵事略·序》曰:“世之言形胜者,荆州而外必及襄。其用兵萌于春秋,茁于东汉,枝于三国,蔓于东晋六朝,而樛于宋之南渡,史策具在,可坐而稽也。”周室东迁之后,随着楚国的强盛和立都于郢(后亦称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汉平原逐渐成为南方新兴的经济区域。楚地与北方华夏诸邦的交通往来,主要经过襄阳所在的鄂西山地,陆路可由郢都北上,过今当阳、荆门、宜城等地直趋襄樊,或称作“荆襄道”。涉汉水后经襄邓走廊通道进入南阳盆地,然后分为三途。分述如下:

其一,向东北穿越伏牛山脉南麓与桐柏山脉北麓之间的方城隘口(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到达华北平原的南端。如《荆州记》所言:“襄阳,旧楚之北津,从襄阳渡江,经南阳出方(城)关,是周、郑、晋、卫之道。”这一途径又称为“夏路”,是楚师屡次与齐、晋等国逐鹿中原,争夺霸主地位的进军路线。顾栋高亦言:“是时齐桓未兴,楚横行南服,由丹阳迁郢,取荆州以立根基。武王旋取罗、鄀,为鄢郢之地,定襄阳以为门户。至灭申,遂北向以抗衡中夏。……如河决鱼烂,不可底止,遂平步以窥周疆矣。”

其二,从南阳盆地沿白河支流河谷北行,越伏牛山脉分水岭,过鲁阳(又称三鵶,今河南省鲁山县南)、陆浑(今河南省嵩县东北)诸隘,则进入伊、洛流域,抵达号为“天下之中”的洛阳平原。《史记》卷40《楚世家》载庄王八年(前606),“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并向使者王孙满询问周鼎之大小轻重,其大军走的就是这条道路。

其三,自申(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行,越今内乡、淅川入武关,经商洛山区过蓝田后,到达秦国所在的关中平原,后人或称其为秦楚大道。楚怀王十七年(前312),“乃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遭到惨败。《史记》卷5《秦本纪》载昭襄王十五年(前291),白起攻楚,取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二十八年(前278),白起复攻楚,取鄢(今湖北省宜城市)、邓(今河南省邓州市),“赦罪人迁之”;次年便攻克楚国首都郢城。前后出师均是走此条路线。

此外,襄阳沿滚河东行,过今枣阳,可走桐柏山和大洪山间的谷道抵达随州,再顺涢水南下,经安陆、云梦进入江汉平原北端,抵达长江之滨的沔口(今汉口)。

蒙古南宋襄樊战役经过示意图(1271-1273)(《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插图)

江汉平原与北方联系的水路,则是通过汉水运输航行。汉水又称沔水,发源自陕南凤县,过汉中、安康盆地后,“自陕西白河县流入界,经郧阳府城南,又历均州及光化县之北,谷城县之东,又东至襄阳府城北折而东南,经宜城县之东,又南经承天府城西,荆门州之东,复东南出经潜江县北及景陵县南,又东历沔阳州北及汉川县南,至汉阳府城东北大别山下会于大江”,几乎纵贯了整个江汉平原。《战国策·燕策二》载秦王威胁楚国说:“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知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讲的就是将要利用汉水运兵伐楚。

襄阳又是南阳盆地南部湍河、白河、唐河几条川流收束而下、汇入汉江的地点。因此,楚地与北国的水运交通,可从沔口溯汉江而上,经鄢郢(今湖北省宜城市)、石门(今湖北省钟祥市)至襄阳后,又可分为二途,或继续西行入汉中盆地,或转入三河口(或称三洲口,今唐白河口),北上直航宛南。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襄阳府曰:“白河,府东北十里。其上流即河南南阳府湍、淯诸水所汇流也。自新野县流入界,经光化县东,至故邓城东南入于沔水。……或曰白河入汉之处亦名三洲口。吴将朱然攻樊,司马懿救樊,追吴军至三洲口,大获而还。又王昶屯新野,习水军于三洲,谋伐吴。《水经注》:‘襄阳城东有白沙,白沙北有三洲,三洲东北有宛口,即淯水所入也。’”李吉甫曰:“邓塞故城,在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水,阻一小山,号曰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于此山下,魏常于此装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表称‘下江、汉之卒,浮邓塞之舟’,谓此也。”

由此观之,襄阳自春秋以来就是连接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几条陆路、水路在此交会,使其成为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因而在军事上具有极高的地理价值。如司马懿所言:“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庾翼亦曰:“计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

顾祖禹则列举史实论道:“(襄阳)府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曹操赤壁之败,既失江陵,而襄阳置戍屹为藩捍。关壮缪在荆州,尝力争之,攻没于禁等七军,兵势甚盛。徐晃赴救,襄阳不下,曹操劳晃曰:‘全襄阳,子之力也。’盖襄阳失则沔、汉以北危。当操之失南郡而归也,周瑜说权曰:‘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及壮缪围襄、樊,操惮其锋,议迁都以避之矣。吴人惧蜀之逼,遽起而议其后,魏终得以固襄阳,而吴之势遂屈于魏。自后诸葛瑾、陆逊之师屡向襄阳,而终无尺寸之利,盖势有所不得逞也。”

襄阳周围的地形、水文条件有利于军事上的防御

襄阳之所以受到兵家重视的另一原因,则是它周围的地形、水文条件有利于军事上的防御。襄阳城北临汉水,与樊城隔江相对,川流湍急,难以泅渡。蔡谟曾云:“自沔以西,水急岸高,鱼贯溯流,首尾百里。”顾祖禹称其“盖谓襄阳以西”。按汉水在春秋时曾为楚国之北疆,并作为它的天然水利工事。后代割据江南者,亦需要把外围防线推广至淮河、汉水一带,才能确保其统治的安全。《读史方舆纪要》卷75《湖广一》对此论述甚详:

《诗》:“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左传》:“楚汉水以为池。”又曰:“江、汉、睢、漳,楚之望也。”《史记·楚世家》昭王曰:“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夫楚之初,汉非楚境也,故屈完对齐桓云:“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自楚武伐随,军于汉、淮之间,自是汉上之地渐规取之矣。吴之伐楚也,与楚夹汉,而楚之祸亟焉。林氏曰:“楚之失,始于亡州来、符离;其再失也,由于亡汉。”晋蔡谟谓:“沔水之险,不及大江。”不知荆楚之有汉,犹江左之有淮,唇齿之势也。汉亡江亦未可保矣。孙氏曰:“国于东南者,保江、淮不可不知保汉,以东南而问中原者,用江、淮不可不知用汉,地势得也。”

电视剧《神雕侠侣》(1995)剧照。

徐益棠曾说“襄阳群山四绕,一水纵贯”。鄂西北地区多为低山丘陵,襄阳城面向汉水,背依岘山,周围东有桐柏山,东南有大洪山,西北为武当山余脉,西南则为险峻的荆山山脉,构成了四边的屏障,便于设防而不利于车骑与大军的行动。汉水自襄阳城东向南曲折,从两旁的山岭之间穿行而过,顺流东南而下,至石门(今湖北省钟祥市)进入江汉平原。襄阳正当其河谷通道的北口,可以利用临城的汉水与周围的群山封锁敌军的来路。所以《南齐书》称襄阳“疆蛮带沔,阻以重山,北接宛、洛,平涂直至,跨对樊、沔,为鄢郢北门”。甄玄成亦曰:“樊、沔冲要,山川险固,王业之本也。”

由于占据地利之险要,历史上守襄樊者屡借城池山水之固,挫败来犯之强敌。如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征襄阳,围曹仁于樊城,“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又南齐建武四年(497)九月,北魏孝文帝帅众南征,“遂引兵向襄阳。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唇沸地”,攻拔新野,并屡败齐兵于沔北,齐雍州刺史曹虎屯守樊城;十二月庚午,“魏主南临沔水;戊寅,还新野”。次年(498)二月庚寅,“魏主将十万众,羽仪华盖,以围樊城”。曹虎坚守不下,“魏主临沔水,望襄阳岸,乃去”。南方如果丢失了襄阳,就会造成极为不利的战略态势。如顾祖禹所言:“彼襄阳者,进之可以图西北,退之犹足以固东南者也。有襄阳而不守,敌人逾险而南,汉江上下,罅隙至多,出没纵横,无后顾之患矣。”

襄阳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当优越,利于垦殖

襄阳在历史上长期被作为军事枢纽,还有一个缘故,就是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当优越,利于垦殖,能为前线的屯军提供充足的粮饷。《读史方舆纪要》曾设论道:“客曰:然则襄阳可以为省会乎?曰:奚为不可?自昔言柤中之地为天下膏腴,诚引滍、淯之地,通杨口之道,屯田积粟,鞠旅陈师,天下有变,随而应之,所谓上可以通关、陕,中可以向许、洛,下可以通山东者,无如襄阳。”

襄阳附近低山丘陵之间多有可耕的平地,土壤肥沃,宜种粟、稻、桑、麻。同时,气候温和湿润,尤其是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是今湖北全省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基本上可以满足两熟的要求。鄂西北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北缘,自西北流向东南的汉江及其支流堵河、南河、汇湾河、官渡河、唐白河、清河、滚河,呈树枝状水系分布,汇集在襄樊地区,适于灌溉事业的开展。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汉代所筑六门堰,刘宋时曾予重修:“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世祖遣(刘)秀之修复,雍部由是大丰。”又有木里沟,又称木渠,“在(宜城)县东。《水经》:‘沔水又南得木里水。’是也。

楚时于宜城东穿渠,上口去城三里。汉南郡太守王宠又凿之,引蛮水灌田,谓之木里沟,径宜城东而东北入沔,谓之木里水口,灌田七百顷。宋时陈表臣复修之,起水门四十六,通旧陂四十有九。治平中县令朱紘修复木渠,溉田至六千余顷。淳熙八年襄阳守臣郭杲言:‘木渠在中庐县界,拥漹水东流四十五里入宜城县,岁久湮塞,乞行修治。’十年诏疏襄阳木渠,以渠旁地为屯田,给民耕种。”此外还有规模更大的长渠,在“(宜城)县西四十里。亦曰罗川,亦曰鄢水,亦曰白起渠,即蛮水也。宋至和二年宜城令孙永治长渠。绍兴三十二年王彻言:‘襄阳古有二渠,长渠溉田七千顷,木渠溉田三千顷,今湮废。请以时修复。’”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2017)剧照。

顾祖禹曾考证曰:“秦昭王二十八年使白起攻楚,去鄢百里,立堨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鄢入秦而起所为渠不废,引鄢水以灌田,今长渠是也。(郦)道元谓溉田三千余顷,盖水出西山诸谷,其源广,而流于东南者其势下也。”故史称:“襄阳左右,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历史上屡见在当地驻军屯田而大获成功者。如西晋与孙吴相持时,“羊祜镇襄阳,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利,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又广事屯田,预为储蓄。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杜预继祜之后,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吴矣”,顾祖禹因此称“襄阳遂为灭吴之本”。

东晋庾亮谋复中原,亦上疏朝廷曰:“蜀胡二寇凶虐滋甚,内相诛锄,众叛亲离。蜀甚弱而胡尚强,并佃并守,修进取之备。襄阳北接宛、许,南阻汉水,其险足固,其土足食。臣宜移镇襄阳之石城下,并遣诸军罗布江沔。比及数年,戎士习练,乘衅齐进,以临河洛。”刘宋元嘉五年(428),张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

原文作者:宋杰、摘编:何安安、编辑:张进、导语校对:赵琳。

发布于 2022-05-22 00:19

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襄阳的地位是居天下之中的,襄阳的身份如此特殊,还因为襄阳处于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通道---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是以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周围为主体的、包括湖北省西北部的盆地,面积4万6千平方公里。南阳盆地群山拱卫,安居中国腹心地带,北为伏牛山,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随州走廊与两湖盆地(湖北盆地)相连。可以说,真正能称为“天下之中”的地方就是南阳盆地。这里生产小麦、杂粮水稻、棉花等农作物,所以素有“中州粮仓”的称谓。而襄阳就被称为“湖北粮仓”。这里处于亚热带和向暖温带过渡地段,河流密布、土地肥沃,所以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这是一巨大的“聚宝盆”,正是因为它是个聚宝盆,才有了让大量人口生存下去的支撑和依靠。

除了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打底,还有什么原因能让几千年的战争在此地不断重演,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呢?

要我说,那就是交通便利,南阳盆地便利的交通实在是沟通中国南北方最优通道,可是说古人占据了南阳盆地,就相当于占据了“高铁路线”。

南阳盆地位于问过南北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上,按照中国人们的习惯说的法,这条地理分界线的北侧是代表黄河流域的文化的中原,算是北方。分界线南侧是代表长江流域文化的江汉平原、江南地区以及代表蜀文化的四川盆地,算是南方。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大致就是北方的中原与南方的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江南地区这几个人大板块之间的竞争。

摊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位于几大板块之间的就是南阳盆地,换一个角度说,南阳盆地是连接古代最具竞争力的区域板块之间的一条纽带。

南阳盆地有发达的陆路和水运网络,而且盆地内部的河流基本上还有一个特点,流向基本一致------由北向南流,最后在襄阳附近汇入汉江,正因为如此,襄阳也成为了汉江上一个大港口。

南阳盆地虽然叫做盆地,四面环山,可是它本身却不封闭,在盆地四周辐射出许多管道、河谷、山口,这些通道与河南、陕西以及江汉平原相沟通,通观盆地全部,它对外的交通路线主要有四个方向:

一是从襄阳南下,进入江汉平原。

二是向西经过汉江走廊可以进入陕南,或者想西北走汉江支流丹江进入陕南。

三是经过东南方向的桐柏山隘口进入江南地区。

四是向东北经过方城隘口,也就是“方城夏道”,可以直达中原,因此,这条方向最为中重要,因为可以连通许昌、开封、洛阳等地。

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南阳盆地是沟通南、北方的重要通道,虽然说它也可以沟通东西方向,但是次要的,在古代,从中原地区要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有三条路线:

第一条-----东线,去往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隋唐运河开凿之前,要面临淮河、长江两道“天险”,湖泊湿地众多,所以要乘舟渡船跨过淮河和长江天险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实隋唐后,就算是运河已经挖掘通了,运河也经常淤塞、维护不利而导致无法通航,所以东线的水路是天然险阻。

第二条---中线,去长江中下游地区,通过桐柏山、大别山、要经过“义阳三关”把守,所以有“三关”把守,通过难度也比较大。

第三条---西线,西线就是南阳盆地,这条线路通其他两条相比较,无疑是最平坦的一条线路。

如果要从中原地区要进入四川盆地,主要有两条线路,其中第一条是从关中、秦岭、汉中进入四川,这条线路哟啊翻阅秦岭、大巴山两座大山,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了。

第二条就是走南阳盆地,从南阳、襄阳、荆州,进入长江,然后溯江而上到四川,显而易见,走南阳盆地相比容易的多了。

由此可见,相比其他路线,走南阳盆地,是最便捷最容易的通途。

其实在中国历史中,历代王朝的更替,很多时候都是南北方相互竞争的格局,从结果上来看,不管是哪一方势力,基本上都是谁占据了南阳盆地,谁就能笑傲风云到最后。

历史山过多次战争证明,北方势力一旦突破襄阳防线,就可以顺着汉江顺流而下进入长江流域,或者从陆路往南直奔荆州,再进入长江,对武汉、南京等长江沿线造成巨大的威胁,整个长江防线基本上就奔溃了。沿着长江溯流而上,还可以扼守荆州、宜昌等长江要素,掐住四川东出的大门。可见,襄阳是直接关系到江南、四川盆地的安危。

想当年诸葛亮光复中原的战略构想,最重要的一条路线就是“将荆州之兵屯兵到南阳”,但是南阳盆地始终被曹魏控制,诸葛亮只能一次次疲惫的奔袭秦川,六出祁山却始终无法成功,因而蜀汉最终成为三国中最早出局的一个,东吴则多次夺取襄阳未遂,可是西晋最终从这里突破,统一了山河。


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请在微信、微博搜索“时拾史事”关注我们。

发布于 2019-11-26 20:47

襄阳可是华夏第一城,千古重镇!

古典时代的中国,基本就是“破襄阳者,得天下!


关羽219年围襄阳,曹操几欲迁都,威震华夏。

蒙古1273年破襄阳,顺江而下,三年灭南宋。

满清1645年得襄阳,先灭李自成,再灭南明。


中国的统一大势,

由北向南统一(70%)——案例:三国归晋
由西向东统一(20%)——案例:秦灭六国
由南向北统一(10%)——案例:明朝建国

而这70%由北向南的统一,几乎必战襄阳!


为什么?

先看图一,我用一个红十字标出了襄阳在整个中国地图中的位置。

天下之中,处在东西南北分界线。

再看图二,我用红点标出了襄阳的位置,秦岭淮河线中间之地。

古典中国的防御线:

1:一防长城,长城破,北方尽失。

北宋为什么会“靖康之变”,就是因为第一道防线不存在,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才会被金国直捣中枢,随后上百年时间,宋金双方都是围绕着第二道防线做攻防。

2:二防秦岭淮河线,山河破,粉身碎骨。

这第二道防线有三个突破口(后文展开),其中襄阳是最容易被突破的关口,蒙古围了南宋50年,从东往西,千里战线,哪里没有尝试过?甚至在四川战死了皇帝蒙哥,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襄阳与南宋死磕6年。

北方的政权,想要统一全国,绕不过去的三块地方。

1:天府之国川蜀。

2:九省通衢湖北。

3:鱼米之乡江浙。

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天府之国川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想要入川,只有两条路线:

1.从湖北出发,逆长江而上。在没有蒸汽动力的古代,在水流遄急的三峡,逆流而上,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实力出现碾压,没有谁敢选择这条路线。

2.从关中(陕西)出发,以汉中为跳板,攻入四川。同样难度极高,钟会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和姜维在剑阁死磕,如果不是邓艾奇袭阴平,胜负还未可知。历史上两位大佬,韩信是暗渡陈仓,占了一点河流的便宜,诸葛亮没有这点便宜可占,你看看他的难度有多大?

基本上,想要入川,要么死磕蜀道,走钢丝,要么先得湖北,从长江下功夫。

死磕蜀道已经由无数大佬切身证明难度系数MAX,而先得湖北的前提就是先破襄阳,因为它是湖北的门户。



【鱼米之乡江浙】

南方政权的都城基本就两个:南京、杭州。

全在江浙一带的长江南岸。

很多人以为江浙一带的最大防线是长江,其实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观点,严格意义上来说,

光有一个长江,多半是守不住的,江浙一带真正的天然屏障是北岸密布的江淮水网。

如果你不清楚江淮地区水网密布有多么夸张,看下图。

基本上北方的骑兵来到江淮地区是寸步难行,又不熟水战,只能被南方好水的勇士吊起来锤。

也就是说,从南京杭州的正北面直接突破的方案难度系数也很高,古往今来都没有几个成功的案例(除满清),仔细想想,敢定都在南京和杭州,本身就说明那里很安全,帝王将相们又不傻。


既然正面突破不了,那就只能从其他方向考虑了。

方案一:得巴蜀,从长江顺流而下。(已证实,最简单的还是打襄阳)

方案二:得湖北,从长江顺流而下。(OK,还是首先得撬开襄阳)



【九省通衢湖北】

湖北处于9省交汇处,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襄阳,是进入湖北的必经之道。

一起来看看襄阳有多重要,见下图。

1:从襄阳出发,往西北,可以进入关中和汉中(战国时期秦楚争霸路线)

2:从襄阳出发,往东北,可以进入中原。(由此看出襄阳被围,曹操为什么想迁都)

3:从襄阳出发,往西南,经宜昌,顺长江而上,可以进入四川

4:从襄阳出发,往东南,顺着汉水汇入长江,到武汉,可去往江浙、两湖。(蒙古灭宋路线)



有人说,看地图襄阳周边那灰色的山脉好像也不多,为什么不能从别的地方进入呢?

我找了下整个湖北北部的地形图,给大家看下。

红圈内绿色的是山,道路有多崎岖,这是湖北大悟的一些山区。

肯定有人会问,同样的位置,那为什么南阳就不如襄阳战略位置重要呢?

很简单的道理,南阳地势相对较低,东北方全是平原,无险可守。

襄阳特别是南岸,地势高(关羽水淹的是对岸的樊城),又有汉水天险。

正是种种因素决定了:

当关羽进攻襄阳的时候,曹操的态度。

1.派勇武第一的曹仁守城。

2.派治军第一的于禁支援。

3.得知襄阳快守不住,准备迁都,关羽威震华夏。

也正是种种因素决定了:

横扫欧亚的蒙古,为什么会在襄阳和南宋死磕6年。

很多人说为什么小说中襄阳城破杨过不去支援?

统一的潮流滚滚而来,别说去一个杨过,就算是压上整个中原武林,也无法逆天改命。

最后,身为一个湖北人,

也深深意识到这片故土的重要性。

中国铁路网,

武汉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中转中心。

编辑于 2019-04-08 17:16

我是来补图哒:

窃以为地形图比卫星图更直观~

发布于 2014-06-09 10:09

去网上搜一篇在天涯上的帖子《地缘看世界》,里面讲的很详细,不止有襄阳,各种地缘知识都有。大体上来说,襄阳西边是四川盆地的大山,东侧是大别山,再东是江淮水网地带,不适合北方军队。因此只有襄阳是适合北方军队进入南方的通道。

发布于 2014-06-09 09:47

开篇明义:襄阳根本没那么重要!起码作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没那么重要!

我以下说的每一句话句句珠玑,代表真正的军事科学,请各位看官仔细研读,提升自己真正的军事水平。

宋末的襄阳,和明末的锦州,解放战争的徐州一样,被一种脱离实际的地图军事家、看大比例地图研究战争的腐儒赋予了过多的意义。

这三个地方从地理上来说根本没那么重要,甚至根本就不是最佳的防御核心阵地,根本就不利于防守。宋末的襄阳、明末的锦州、解放战争的徐州,重要的原因不在于地理,在于因为历史或政治的原因,那里驻扎了一只防守方舍不得放弃的重要军队,为挽救那支舍不得放弃的军队,这三个地方“被重要”了!

先说襄阳为什么不重要,首先他就不是南朝在长江中游的防御核心。很简单,没有襄阳但活得好好的、长期活蹦乱跳的南朝多了去了。三国东吴长期没有襄阳啊,岳飞北伐之前的南宋初期也长期没有襄阳啊,后来孟珙两次拿下过襄阳,但后来也放弃了啊。怎么了?别人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前秦淝水之战前成功拿下襄阳,咋地了?东晋稳守长江防线,中游地区没出幺蛾子啊。

襄阳是南朝北伐的桥头堡,不是南朝防御的核心阵地。

岳飞是励志北伐才夺取的襄阳,孟珙是认识到国力差距、没有北伐可能,所以两次收复襄阳后又都放弃了。关羽防守阶段在江陵蹲的好好的,没见到有什么大不了的啊,关羽要北伐了才去打襄阳的啊。襄阳是南朝长江主要运输线能够达到的最北方大城市,也就是最便利的水运最北点,是水运北伐物资集中的最北点,所以是北伐的桥头堡。

宋末襄阳重要不是因为地理。是因为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在那里驻扎了一只重要军队,重要军队被包围了,不救那就损失重要兵力,南宋不得不救,这叫“被重要”,和明末的锦州一样。宋末是襄阳驻扎着吕文焕军,吕文焕被包围了如果损失了,整体军力损失太大,不得不救;明末锦州有关宁军主力,被歼灭了的话军力损失太大,不得不救。

结果襄阳和锦州完全类似,南朝不得不在这两个不利于防守的地方全力救援,结果不但当地的守军完蛋,还被围城打援搭上了其他救援部队,然后主力被一锅端。所以襄阳、锦州确实是末宋、末明的死穴,但不是因为地理,而是因为在那里南朝赔上了自己的主力部队!

然后我来说下为什么襄阳不利于防守,以及南朝在长江中游防守的核心阵地真正在哪。

襄阳不利于防守很简单,汉江不是长江,不如长江天堑。南朝在长江中游的防御核心阵地是江陵和武汉!

首先汉江水流不够,尤其是枯水期尤其不够,蒙军跨汉江毫无压力,还可以跨汉江两岸架铁锁阻碍援军救援,而且很成功,给南宋援军造成了巨大损失,长江太宽了,历史上在长江两岸架铁锁横江的无一例外都是大败。

而且汉江是西北-东南走向,汉江上游被北朝控制,北朝实际上不需要在战场跨江作战,在汉江上游过江准备好再开赴襄阳都可以。即使水战失败,等汉江枯水期不利于水军作战在回去也行,从汉江上游撤军也行。

长江不一样,长江上下游都在南朝控制,北朝进攻必须强行跨江作战,如果水战失败,就被分割。而且因为汉江上游被北朝控制,南朝部队只能从下游一个方向救援襄阳,容易被针对,比如元军攻襄阳只用在下游方向跨江立铁锁封江就可以了,省了上游的工程量了。而长江上下游都是南朝控制,可以东西对进增援,忽必烈第一次南下进攻武汉,南宋就是集中上下游力量一起救援,东西对进解围。

说下为什么江陵和武汉是南朝防守的核心阵地。很简单这俩城市临长江,长江天堑胜过汉江,长江运输便利,军队机动便利,这俩还是位置最好的大城市。

最重要的是,即使拿下襄阳又怎么样?从襄阳陆路南下还是要碰见驻守长江的江陵,沿着汉江南下,又不得不面对武汉。有人又要说守襄阳一个点,守江陵武汉两个点啊,分散兵力啊,但是北朝不打襄阳一样可以直扑武汉,所以守襄阳一样要守武汉,也是防守两个要点。

襄阳作为南朝北伐在长江中游的桥头堡,实际上也没有发挥出赞誉中的重大作用。襄阳的地理位置确实很好,但军事地理不是简单的地图上的自然地理,更应该关注人文地理。襄阳良好的自然地理位置是很好的北伐桥头堡,但这个自然地理优势完全被南朝长江下游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的人文地理优势掩盖了。南朝北伐,特别是规模大成果多的北伐,绝大部分是以长江下游狭义江南地区为基地的,包括刘裕、朱元璋、常凯申等等等。以襄阳为基地的北伐很少,而且规模普遍不大,岳飞北伐都算规模大的了,当然这还要考虑到这还是有岳飞“个人的奋斗”加成了,要是考虑“历史的进程”,绍兴北伐南宋军队主力其实在武汉以东的长江下游,只不过岳飞北伐成果最显著而已。

最后我要说一点啊,研究军事还是要具体分析战场的,不要拿个大比例地图挥斥方裘,什么襄阳西边大巴山、东边淮河,没用,知道吧,说那些没用,这种大比例地图上展现的”战略意义”被捧的过高了,鉴于古代军队的规模、战争的规模、交通条件、武器射程,这样种大比例地图上展现的“战略意义”真实作用不是那么大。要把眼光放小,放到真正能在具体作战中起到作用的地形上去。

比如我刚才说的明末锦州。你在大比例尺地图上一看,啊,锦州在关东平原到辽西走廊的入口前面,好似掐住了口子,战略地位重要,错了朋友,锦州在地图上卡得住口,进实际作战掐不住,松锦之战皇太极率军越过锦州南下打洪承畴,在锦州以南军事行动打出花儿来了,又是包抄、又是挖长壕、又是截粮、又是围城、又是设伏,他锦州城卡住哪个了?

真正辽西地理地势能发挥真正军事作用的,必须是进入辽西走廊以后,山与海只有十几至二十几公里,比如在宁远、山海关,这样的地理地势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价值。

编辑于 2019-10-30 12:01

襄阳在历史上最快被攻破是在 1948年,7月2日——7月16日,两周。攻城指挥官:王近山。

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是康泽。此人在党国历史上大大有名,黄埔三期,莫斯科留学, 领袖侍从,剿共先锋 ,复兴社元老,三青团联合创始人……派他镇守襄樊足见常公对此地的重视,但康泽一生专搞政工和特工,没有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败不足惜。

副司令长官郭勋祺亦非庸才,军史戏称“党国第一悍将”,1935年1月曾于土城青杠坡指挥一个师力挫红军三、五军团(红一军团后回援),当时红一方面军参战的有:一位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五届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耿飚、张爱萍)、七大元帅(除未随红一方面军主力行动的贺龙、陈毅、徐向前),另有1955年授衔的将官百余人,土城战役因此成为军史上“规格最高的战役”,交战结果是双方打成平手;同年 11月 郭勋祺于百丈关协同击退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这两场战役足见其指挥能力,但他出身川军,受制于康泽,没有什么发挥余地。

编辑于 2014-06-11 07:48

襄阳不光从大战略上地位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襄阳城的守卫也是有名的。自古以来都有“铁打的襄城、纸糊的樊城”一说,盖樊城为汉水以北,地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若有战事均抱着能守则守,不能守就撤(回襄城)的心态;而襄城却是依山(岘山)傍水(汉水),地势险要,且集数千年守军打造,历代十分重视,城墙可谓加固了又加固(8至10米高),护城河扩宽了又扩宽(现在是180至200米宽)。当年水淹七军,淹的就是樊城,但关二爷却始终攻不下襄城;后来符坚淝水之战前,先用十余万大军猛攻襄阳,也是围城一年多才以极大代价拿下(容我再八卦一下,淝水之战中在秦军中高呼“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引发秦军大崩坏,当得上淝水之战第一功的朱序之前就是守襄阳城的,后城破被俘,符坚很欣赏他的能力,留其继续在军中,结果......说多了都是泪啊);再后来的蒙古攻南宋大家也知道,围而不下数年,最后调来回回炮才轰破襄城城墙。可以说,应该是襄城的搞击打能力成全了襄阳的美名

编辑于 2014-07-31 17:01